柏拉图- 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在所有关于金岳霖的传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是他终生未娶。阐释的版本相当一致:他一直恋着建筑学家、诗人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一九八三年,我跟我的老师陈钟英先生开始着手林徽因诗文首次编纂结集工作。林徽因已于五十年代去世,其文学作品几乎湮没于世。为收集作品,了解作者生平,这年夏天我们到北京访问金岳霖。这时他已八十八高龄,跟他同辈的几位老人说,他有冠心病,几年来,因肺炎住院已是几进几出了。他身体衰弱,行动不便,记性也不佳,一次交谈只能十来分钟,谈长点就睡着了。几年前,在老友们的怂恿催促下,他开始写些回忆文字,但每天只能写百多字。这一年由于体力精力不济,已停笔了。听了这些话,我的心凉了半截。不过,一位熟知他的老太太的话却给了我们一丝希望与鼓舞:“那个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现在的事情是古代史。”
我们找到北京东城区干面胡同金岳霖寓所。进了他的房间,见他深坐在一张低矮宽扶手大沙发里。头上依旧戴着一圈宽檐遮光帽,头顶上露出绺绺白发,架着黑框眼镜。瘦长的双手摊在扶手上,手背上暴起一根根青筋。两脚套着短袜,伸直搁在一张矮凳上。他的听力不佳,对我们进来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我们坐近他身边,对着他耳朵,一字一句地说明来意。我趁陈钟英先生跟他慢慢解释的当儿,打量着屋里的摆设。屋里 右边,一张老式横案桌上摆着一些书,桌边挂着一根手杖,还斜靠着一根拳头粗、一人多高、顶端雕有兽头的漆金权杖,大概是学生们送的。作为哲学界和逻辑学界的权威与泰斗,这根金色的权杖,于他是颇具象征性的礼品。屋子右边,则摆着一个有靠背的坐式马桶。他要靠人扶着就此如厕。这金色的权杖与暗淡的马桶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顿令我感到人生易老,时光无情。 我们对着他耳边问谁了解林徽因的作品时,他显得黯然,用浓重沙哑的喉音缓缓地说:“可惜有些人已经过去了!”我们把一本用毛笔大楷抄录的林徽因诗集给他看,希望从他的回忆里,得到一点诠释的启迪。他轻轻地翻着,回忆道:“林徽因啊,这个人很特别,我常常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好多次她在急,好像做诗她没做出来。有句诗叫什么,哦,好 像叫‘黄水塘的白鸭’,大概后来诗没做成……”慢慢地,他翻到了另 一页,忽然高喊起来:“哎呀,八月的忧愁!”我吃了一惊,怀疑那高八度的惊叹声,竟是从那衰弱的躯体里发出的。只听他接着念下去:“ 哎呀,‘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粱梗油青的刚过了头……’”他居然一句一句把诗读下去。末了,他扬起头,欣慰地说:“她终于写成了,她终于写成了!”林徽因这首《八月的忧愁》是优美的田园诗,发表于一九三六年,构思当是更早。事隔已半个世纪,金岳霖怎么对第一句记得这么牢?定是他时时关注着林徽因的创作,林徽因酝酿中反复吟咏这第一句,被他熟记心间。我看他慢慢兴奋了起来,兴奋催发了他的记忆与联想,他又断断续续地记起一些诗句,谈起林徽因的写作情况。翻完那本抄录的诗,他连连说:“好事情啊,你们做了一件好事情!你们是从哪儿来的?”我们刚刚告诉过他,是从林徽因家乡福州来的,显然他倏 忽间就忘了。已经谈了十来分钟,他并没瞌睡,我庆幸地看着小录音机 一直在转动着。我们取出一张泛黄的32开大的林徽因照片,问他拍照的 时间背景。他接过手,大概以前从未见过,凝视着,嘴角渐渐往下弯, 像是要哭的样子。他的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梗在那里。他一语不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他才抬起头,像小 孩求情似地对我们说:“给我吧!”我真担心老人犯起犟劲,赶忙反复 解释说,这是从上海林徽因堂妹处借用的,以后翻拍了,一定送他一张。待他听明白后,生怕我们食言或忘了,作拱手状,郑重地说:“那好, 那好,那我先向你们道个谢!”继而,他的眼皮慢慢耷拉下来,累了, 我们便退了出来。
缘起
很久以来,关于金岳霖对林徽因感情上的依恋我听了不少。林徽因、梁思成夫妇都曾留学美国,加之家学渊源,他们中西文化造诣都很深,在知识界交游也广,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而金岳霖孑然一身,无 牵无挂,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后进。 偶而不在一地,例如抗战时在昆明、重庆,金岳霖每有休假,总是跑到梁家居住。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这是我早有所闻的。不过,后来看了梁思成的续弦林洙女士的文章,更增添了具体了解。 据她说,一次林徽因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 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对梁思成毫不隐讳,坦诚得如同 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一般。梁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比较了金岳霖优于自己的地方,他终于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 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凡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从那以后,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毗邻而居,相互间更加信任,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 几天后,我跟陈钟英先生再次访问了金岳霖。进了屋,刚刚跟护理阿姨 寒暄几句,想不到金岳霖闻声竟以相当纯正的福州方言喊我们:“福州人!”我们不胜惊讶。这肯定是当年受林徽因“耳濡目染”的结果。我们的话题自然从林徽因谈起。他讲着他们毗邻而居生活的种种琐事,讲 梁家沙龙谈诗论艺的情况,讲当年出入梁家的新朋旧友。我发现他称赞 人时喜欢竖起大拇指。他夸奖道:“林徽因这个人了不起啊,她写了篇 叫《窗子以外》还是《窗子以内》的文章,还有《在九十九度中》,那完全是反映劳动人民境况的,她的感觉比我们快多了。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在建筑设计上也很有才干,参加过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不要抹杀了她其它方面的创作啊……”讲着,讲着,他声音渐小,渐慢, 断断续续。我们赶紧劝他歇一歇。他闭目养了一会儿神。我们取出另一 张林徽因照片问他。他看了一会儿回忆道:“那是在伦敦照的,那时徐志摩也在伦敦。——哦,忘了告诉你们,我认识林徽因还是通过徐志摩的。”于是,话题转到了徐志摩。徐志摩在伦敦邂逅了才貌双全的林徽 因,不禁为之倾倒,竟然下决心跟发妻离婚,后来追林徽因不成,失意 之下又掉头追求陆小曼。金岳霖谈了自己的感触:“徐志摩是我的老朋友,但我总感到他滑油,油油油,滑滑滑——”我不免有点愕然,他竟说得有点像顺口溜。我拉长耳朵听他讲下去,“当然不是说他滑头。” 经他解释,我们才领会,他是指徐志摩感情放纵,没遮没拦。他接着说:“林徽因被他父亲带回国后,徐志摩又追到北京。临离伦敦时他说了两句话,前面那句忘了,后面是‘销魂今日进燕京’。看,他满脑子林徽因,我觉得他不自量啊。林徽因梁思成早就认识,他们是两小无猜,两小无猜啊。两家又是世交,连政治上也算世交。两人父亲都是研究系的。 徐志摩总是跟着要钻进去,钻也没用!徐志摩不知趣,我很可惜徐志摩这个朋友。”他说:“比较起来,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的结合,结合得好,这也是不容易的啊!”
名人的感情纠葛
徐志摩、金岳霖、 林徽因、梁思成之间都有过感情纠葛,但行止却大相径庭。徐志摩完全为诗人气质所驱遣,致使狂烈的感情之火烧熔了理智。而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显出一种超脱凡俗的襟怀与品格,这使我想起了柏拉图的那句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后来,我们的话题渐渐转到了林徽因的病和死。他眯缝着眼,坠入沉思, 慢慢地说:“林徽因死在同仁医院,就在过去哈德门的附近。对她的死,我的心情难以描述。对她的评价,可用一句话概括:‘极赞欲何词’啊。”
林徽因一九五五年去世,时年五十一岁。那年,建筑界正在批判“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林徽因自然脱不了干系。虽然林徽因头上还顶着北京市人大代表等几个头衔,但追悼会的规模和气氛都是有节制的,甚至带上几分冷清。亲朋送的挽联中,金岳霖的别有一种炽热颂赞与激情飞泻的不凡气势。上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下联是:“万古人间四月天”。此处的“四月天”,取自林徽因一首诗 的题目《你是人间四月天》。这“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艳日、丰硕与富饶。金岳霖“极赞”之意,溢于言表。金岳霖回忆到追悼会时说:“ 追悼会是在贤良寺开的,我很悲哀,我的眼泪没有停过……”他沉默了下来,好像已把一本书翻到了最后一页。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林徽因死后金岳霖仍旧独身,我很想了解这一行为背后意识观念层面上的原因。但这纯属隐私,除非他主动说,我不能失礼去问。不过,后来了解到了一件事,却不无收获。有个金岳霖钟爱的学生,突受婚恋挫折打击,萌生了自杀念头。金岳霖多次亲去安慰,苦口婆心地开导,让那学生认识到:恋爱是一个过程,恋爱的结局,结婚或不结婚,只是恋爱过程中一个阶段,因此,恋爱的幸福与否,应从恋爱的全过程来看,而不应仅仅从恋爱的结局来衡量。最后,这个学生从痛不欲生精神危机中 解脱了出来。由是我联想到了金岳霖,对他的终生未娶,幡然产生了新的感悟。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我们编纂好林徽因诗文样本,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送书稿,又再次去拜望金岳霖先生。天已转冷,金岳霖仍旧倚坐在那张大沙发里,腿上加盖了毛毯,显得更清瘦衰弱。我们坐近他身旁,见他每挪动一下身姿都皱一下眉,现出痛楚的样子,看了令人难过。待老人安定一会儿后,我们送他几颗福建水仙花头,还有一张复制的林徽因大照片。他捧着照片,凝视着,脸上的皱纹顿时舒展开了,喃喃自语:“啊,这个太好了!这个太好了!”他似乎又一次跟逝去三十年的林徽因“神会”了;神经又兴奋了起来。坐在这位垂垂老者的身边,你会感到,他虽已衰残病弱,但精神一直有所寄托。他现在跟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一家住在一起。我们不时听到他提高嗓门喊保姆:“从诫几时回来啊?”隔一会儿又亲昵地问:“从诫回来没有?”他的心境和情绪,没有独身老人的孤独常态。他对我们说:“过去我和梁思成林徽因住在北总布胡同,现在我和梁从诫住在一起。” 我听从诫夫人叫他时都是称“金爸”。梁家后人以尊父之礼相待,难怪他不时显出一种欣慰的神情。看着瘦骨嶙峋、已经衰老的金岳霖,我们想,见到他实不容易,趁他记忆尚清楚时交谈更不容易。于是取出编好的林徽因诗文样本请他过目。金岳霖摩挲着,爱不释手。陈钟英先生趁机凑近他耳边问,可否请他为 文集写篇东西附于书中。然而,金岳霖金口迟迟不开。等待着,等待着,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我担心地看着录音磁带一圈又一圈地空转过去。我无法讲清当时他的表情,只能感觉到,半个世纪的情感风云在他脸上急剧蒸腾翻滚。终于,他一字一顿、毫不含糊地告诉我们: “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了一下,显得更加神圣与庄重,“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垂下了头,沉默了。林徽因早已作古,对一切都不会感知了。但金岳霖仍要深藏心曲,要跟林徽因直接倾诉。大概,那是寄望大去之日后在另一个世界里两个灵魂的对语吧。啊,此情只应天上有,今闻竟在人世间。我想,林徽因若在 天有灵,定当感念涕零,泪洒江天! 第二年的一天,偶然听到广播,好像说金岳霖去世,顿感怅然。找来报纸核对,几行黑字攫住了我的心。也许是天意吧。林徽因一九五五年去世,因其参加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有贡献,建坟立碑,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二墓区。梁思成文革中含冤去世,文革后平反,因其生前是全国人大常委,骨灰安放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用骨灰堂,跟林徽因墓只一箭之遥。最后去世的金岳霖,骨灰也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他们三个,在另一个世界里,又毗邻而居了。金岳霖从人间带去的话,终有机会跟林徽因说了
Monday, September 26, 2011
八月的忧愁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
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
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
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
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
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
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
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
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
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
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
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
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
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
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
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
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
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
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
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
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
同济校网: 蓄势待时,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吴启迪给我们的启迪
凡是渴望成功的人无不渴望机遇之神的青睐。然而,当机遇没有来到的时候,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怨天尤人?消极等待?还是韬光养晦、蓄势待时。俗语常说:“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对于追求成功的人来说,一飞冲天和一鸣惊人的情景实在是成功的极至,怎样才能获得这样的荣耀呢?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静候机遇的到来,然后迅猛出击,奋起拼搏。
1995年,对于上海同济大学来讲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同济大学88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写下了女校长的名字: 吴启迪―第一位民主推举的惟一的最年轻的女校长。然而,这一切对于吴启迪本人来说,却并不出乎意料,似乎一切都早已尽在意料之中。让我们回头看一看吴启迪的成长道路,我们就会知道蓄势待时在一个人的成功之路上有多么重要。
从小到大,吴启迪从来没有刻意追求过机遇,但她一直在为机遇的到来做着准备。30多年前,吴启迪就读于上海市位育中学,那时她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很注意锻炼身体,运动场上常常能见到吴启迪的身影。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爬山、游泳,她样样都行。学校有大型活动,她不仅积极参与,还经常做组织者。
1965年,吴启迪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无线电学系。这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的,命运女神向吴启迪绽开了笑脸。无奈的是,刚刚入校才9个月,“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学习被迫中断。吴启迪被分配到云南电讯器材厂,成了一名工人。
和她一同分去的,还有很多大学生。有的人开始抱怨自己的命不好,明明是个大学生,一夜之间成了工人。也有的人开始想方设法托门子,找路子,希望能离开这个“鬼地方”。吴启迪没有埋怨什么,她懂得蓄势待时的道理。她知道追求成功需要恰当地掌握节奏,时机没有来临的时候就全力出击,只能是无谓的浪费,这个时候需要为成功做准备,需要等候爆发的时刻。于是,从小具有责任心、干事就要干到最好的吴启迪,默默无闻地干了起来。从焊管子开始到担任团小组长、车间负责人、工会委员、技术员,从分管计划生育到分房到处理职工打架,她样样都干得有滋有味,相当出色。这段生活对吴启迪日后成为大学校长,处理各种矛盾,组织各种活动有着极大的帮助。
生活中的强者,总是善于发现自己的不完善。吴启迪深感知识的重要,决心把失去的时间和清华大学3年的功课空白补回来。那时候,一切还都百废待兴,人们根本不知道未来的路应该怎样走,也不知道是否还有再上大学的机会。但吴启迪相信,要想成功,就不能坐等机遇到来,而是必须不断积累,增强实力。吴启迪和丈夫一起相互鼓励,开始了漫长寂寞的读书苦旅。当人们在晚风中纳凉的时候,当人们悠闲地谈天说地的时候,当人们已经甜甜地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们始终在寂寞而顽强地学习着。
1978年实在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头。高考制度恢复了,吴启迪的勤奋苦学终于得到了检验的机会。这一年,她和丈夫一起重新考进了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毕业后,吴启迪仍然不满足现有的知识结构,她决定攻读博士学位。于是,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常常可以看到一位中国女学者的身影。面前依然是困难重重,吴启迪没有学过德文,这难不倒她,她开始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从头学起。因为她始终记得: 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蓄势待时。当人们阖家团圆的时候,她正在异国的土地上发奋地学习。她的精神和态度感动了身边的人,人们称赞她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
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她撰写的博士论文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填补理论与实践间鸿沟的非常成功的结果” ,是对控制理论“有意义的创造贡献”,曾被美国工程索引检索,被德国刊物多次引用。她获得了苏黎世理工学院颁发的第一个女博士证书。
回国以后,她用学到的知识回报同济大学。她认真地做着每一项工作,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每一个职位,每一份工作,她都做得全力以赴、任劳任怨。1995年,她被大家推上了校长的位子。
有人说: 吴启迪的命太好了,什么好事都让她赶上了。她本该1966年高中毕业,可她偏偏考上了位育中学,这是当时上海市仅有的3所5年制试点中学之一,她因此而搭上了“文革”前的末班车,幸运地考进了清华大学;恢复高考以后,已经是7岁孩子母亲的她竟然又潇洒地“杀”回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80年代初,难得的一个出国深造机会又落在她的头上;当全国高校民主推荐校长在同济大学搞试点时,她又幸运地成为全国第一位民主推选的校长。吴启迪的机遇是不是太好了?”
吴启迪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她说:“假如我自己主动去抓机遇,也可能我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但我总是争取把事情做得好些,不断积累自己的力量,等待机遇的来临。也许这些事情做好了,机遇来了,我正好赶上。应该讲,我很少考虑机遇,我只是一心一意做好当前的事情。比如,上学的时候力争做一个好学生,在工厂时争取当个好工人、好干部,感觉知识没有学够时,就争分夺秒补充自己,在学校里也努力做个好教师、好校长……
是啊,也许吴启迪运气好的原因就在这里。对于懂得蓄势待时的人,机遇女神当然愿意随时拜访她。
青年朋友们不妨从现在做起,积蓄力量,等待展示才华的机会!
1995年,对于上海同济大学来讲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同济大学88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写下了女校长的名字: 吴启迪―第一位民主推举的惟一的最年轻的女校长。然而,这一切对于吴启迪本人来说,却并不出乎意料,似乎一切都早已尽在意料之中。让我们回头看一看吴启迪的成长道路,我们就会知道蓄势待时在一个人的成功之路上有多么重要。
从小到大,吴启迪从来没有刻意追求过机遇,但她一直在为机遇的到来做着准备。30多年前,吴启迪就读于上海市位育中学,那时她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很注意锻炼身体,运动场上常常能见到吴启迪的身影。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爬山、游泳,她样样都行。学校有大型活动,她不仅积极参与,还经常做组织者。
1965年,吴启迪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无线电学系。这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的,命运女神向吴启迪绽开了笑脸。无奈的是,刚刚入校才9个月,“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学习被迫中断。吴启迪被分配到云南电讯器材厂,成了一名工人。
和她一同分去的,还有很多大学生。有的人开始抱怨自己的命不好,明明是个大学生,一夜之间成了工人。也有的人开始想方设法托门子,找路子,希望能离开这个“鬼地方”。吴启迪没有埋怨什么,她懂得蓄势待时的道理。她知道追求成功需要恰当地掌握节奏,时机没有来临的时候就全力出击,只能是无谓的浪费,这个时候需要为成功做准备,需要等候爆发的时刻。于是,从小具有责任心、干事就要干到最好的吴启迪,默默无闻地干了起来。从焊管子开始到担任团小组长、车间负责人、工会委员、技术员,从分管计划生育到分房到处理职工打架,她样样都干得有滋有味,相当出色。这段生活对吴启迪日后成为大学校长,处理各种矛盾,组织各种活动有着极大的帮助。
生活中的强者,总是善于发现自己的不完善。吴启迪深感知识的重要,决心把失去的时间和清华大学3年的功课空白补回来。那时候,一切还都百废待兴,人们根本不知道未来的路应该怎样走,也不知道是否还有再上大学的机会。但吴启迪相信,要想成功,就不能坐等机遇到来,而是必须不断积累,增强实力。吴启迪和丈夫一起相互鼓励,开始了漫长寂寞的读书苦旅。当人们在晚风中纳凉的时候,当人们悠闲地谈天说地的时候,当人们已经甜甜地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们始终在寂寞而顽强地学习着。
1978年实在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头。高考制度恢复了,吴启迪的勤奋苦学终于得到了检验的机会。这一年,她和丈夫一起重新考进了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毕业后,吴启迪仍然不满足现有的知识结构,她决定攻读博士学位。于是,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常常可以看到一位中国女学者的身影。面前依然是困难重重,吴启迪没有学过德文,这难不倒她,她开始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从头学起。因为她始终记得: 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蓄势待时。当人们阖家团圆的时候,她正在异国的土地上发奋地学习。她的精神和态度感动了身边的人,人们称赞她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
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她撰写的博士论文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填补理论与实践间鸿沟的非常成功的结果” ,是对控制理论“有意义的创造贡献”,曾被美国工程索引检索,被德国刊物多次引用。她获得了苏黎世理工学院颁发的第一个女博士证书。
回国以后,她用学到的知识回报同济大学。她认真地做着每一项工作,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每一个职位,每一份工作,她都做得全力以赴、任劳任怨。1995年,她被大家推上了校长的位子。
有人说: 吴启迪的命太好了,什么好事都让她赶上了。她本该1966年高中毕业,可她偏偏考上了位育中学,这是当时上海市仅有的3所5年制试点中学之一,她因此而搭上了“文革”前的末班车,幸运地考进了清华大学;恢复高考以后,已经是7岁孩子母亲的她竟然又潇洒地“杀”回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80年代初,难得的一个出国深造机会又落在她的头上;当全国高校民主推荐校长在同济大学搞试点时,她又幸运地成为全国第一位民主推选的校长。吴启迪的机遇是不是太好了?”
吴启迪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她说:“假如我自己主动去抓机遇,也可能我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但我总是争取把事情做得好些,不断积累自己的力量,等待机遇的来临。也许这些事情做好了,机遇来了,我正好赶上。应该讲,我很少考虑机遇,我只是一心一意做好当前的事情。比如,上学的时候力争做一个好学生,在工厂时争取当个好工人、好干部,感觉知识没有学够时,就争分夺秒补充自己,在学校里也努力做个好教师、好校长……
是啊,也许吴启迪运气好的原因就在这里。对于懂得蓄势待时的人,机遇女神当然愿意随时拜访她。
青年朋友们不妨从现在做起,积蓄力量,等待展示才华的机会!
Tuesday, September 20, 2011
她 不一样的我
这一刻原来自己没法一样
海阔天高已经超过了想像
愿每天悠然自得觅我的新方向
可不可以共处欣赏
这一刻原来自己没法一样
不再拖 拖欠日久未付清的账
愿每天悠然自得觅我的新方向
从开始 为昨日摔倒今天要赶上
Zineng
我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你给我的描述里都是带有很浓烈的“被状况牵着走”的感觉
你也没有义务保证别人的快乐,你的快乐有最高级别的priority
我觉得这两年你变得脆弱了,或者说心理上懒惰了
就算生活让身体疲劳了,但心理还是自己说了算的,除了自己没有什么别的东西能让自己的心理变得疲劳。
你失去了很多心理上的活力,你少了很多have fun的瞬间,就算是很简单的瞬间,路上的一睹风景,洗澡间出来后的一阵凉风。
不要太多地把责任推给生活,很大程度上还是你自己的行为。想想要是以前的你面对现在的生活,被磨平的肯定不是你的棱角而是生活的棱角。你的武器还在,只是一直都没有再拿出来挥动而已,以至于自己都忘了,以为自己一直以来都是赤手空拳的,天天被生活揍个鼻青脸肿。
说个秘密,我以前是觉得你很厉害的感觉,好多事情都会去做,我连参加个社团都是犹犹豫豫的,你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我的榜样来着。
现在我也很天不怕地不怕了,如果有个去地球另一端的活动,引发了我的一点点兴趣,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报名了,我一直觉得自己有点你的风范了。
有时候明白了不代表解决了,明白了但是不去动手,还是那个样子,惰性还在,问题还在。要有人从后面推一把,宇宙的第一原始力
我喜欢以前那个能随意掌控自己的你
你给自己背了好多包袱,口袋里还揣了好多托辞
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在你的前21年人生里,你还是个nobody
你还没有成为贡献者,没有一个人要靠你来维持生活,你还没有什么造福人类的影响力。
就算你身上的包袱全部都失手掉落了,地球照样转,你还是那个nobody,也没有别人的生活会因此遭殃。
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输的,你还是个0,也去不了负数(别再想那些违法行为,自杀在新加坡也是违法的),你只会往上升,你没有任何风险,这个才应该是推动你大胆尝试的最重要基础。
慢慢站起来,第一步先要遵从自己的原始欲望,无论是觉得太自私的或对不起他人的,第一步要先对的起自己
又不是心理学理论课,全部背下来也不会让你拿满分的,我也不是圣子,代言不了真理。所有事情都还是看你的行动。
洗干净脸和脑子,安心睡觉
你也没有义务保证别人的快乐,你的快乐有最高级别的priority
我觉得这两年你变得脆弱了,或者说心理上懒惰了
就算生活让身体疲劳了,但心理还是自己说了算的,除了自己没有什么别的东西能让自己的心理变得疲劳。
你失去了很多心理上的活力,你少了很多have fun的瞬间,就算是很简单的瞬间,路上的一睹风景,洗澡间出来后的一阵凉风。
不要太多地把责任推给生活,很大程度上还是你自己的行为。想想要是以前的你面对现在的生活,被磨平的肯定不是你的棱角而是生活的棱角。你的武器还在,只是一直都没有再拿出来挥动而已,以至于自己都忘了,以为自己一直以来都是赤手空拳的,天天被生活揍个鼻青脸肿。
说个秘密,我以前是觉得你很厉害的感觉,好多事情都会去做,我连参加个社团都是犹犹豫豫的,你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我的榜样来着。
现在我也很天不怕地不怕了,如果有个去地球另一端的活动,引发了我的一点点兴趣,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报名了,我一直觉得自己有点你的风范了。
有时候明白了不代表解决了,明白了但是不去动手,还是那个样子,惰性还在,问题还在。要有人从后面推一把,宇宙的第一原始力
我喜欢以前那个能随意掌控自己的你
你给自己背了好多包袱,口袋里还揣了好多托辞
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在你的前21年人生里,你还是个nobody
你还没有成为贡献者,没有一个人要靠你来维持生活,你还没有什么造福人类的影响力。
就算你身上的包袱全部都失手掉落了,地球照样转,你还是那个nobody,也没有别人的生活会因此遭殃。
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输的,你还是个0,也去不了负数(别再想那些违法行为,自杀在新加坡也是违法的),你只会往上升,你没有任何风险,这个才应该是推动你大胆尝试的最重要基础。
慢慢站起来,第一步先要遵从自己的原始欲望,无论是觉得太自私的或对不起他人的,第一步要先对的起自己
又不是心理学理论课,全部背下来也不会让你拿满分的,我也不是圣子,代言不了真理。所有事情都还是看你的行动。
洗干净脸和脑子,安心睡觉
Monday, September 12, 2011
点解
贻君:
虽然不是很喜欢黎小军和李翘之间的故事,但是豹哥的米老鼠真的印象深刻,然后是从这部电影的那个场景开始喜欢《再见,我的爱人》
可能是这两个主角身上的一些缺陷我不太喜欢吧,然后就是他俩的关系中我感觉不到太多爱情的味道。。。
哦。。太久以前看的不太记得了。。。总之没事不要看令人郁闷的电影~~
我是觉得他们的爱情不纯粹,和现实的腥气掺杂在一起,让我觉得不舒服。。尤其是这几次经历下来,我现在非常渴望纯粹的爱情,像荆棘鸟中那样的,发自肺腑的,纯粹的,坚贞的那种
是不容易,所以才值得追求嘛~~我发现,真的是不能将就,一定要是最舒服,最自然,最随心的状态才好,我相信这样一份感情绝对值得像追求斯坦福学位一样追求~~
:因为一无所有,只能有追求了~~因为曾经失去,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渴望
掸去现实的尘埃,看看内心最原始最本真的渴望,那才是我们一生所求
哥哥:
其实别想太多了,只要知道自己心在哪里,在做什么,有的底线就好
别乱想啊,人嘛,为理想为事业,难免暂时搁浅,但都有归宿的了,加油啊
虽然不是很喜欢黎小军和李翘之间的故事,但是豹哥的米老鼠真的印象深刻,然后是从这部电影的那个场景开始喜欢《再见,我的爱人》
可能是这两个主角身上的一些缺陷我不太喜欢吧,然后就是他俩的关系中我感觉不到太多爱情的味道。。。
哦。。太久以前看的不太记得了。。。总之没事不要看令人郁闷的电影~~
我是觉得他们的爱情不纯粹,和现实的腥气掺杂在一起,让我觉得不舒服。。尤其是这几次经历下来,我现在非常渴望纯粹的爱情,像荆棘鸟中那样的,发自肺腑的,纯粹的,坚贞的那种
是不容易,所以才值得追求嘛~~我发现,真的是不能将就,一定要是最舒服,最自然,最随心的状态才好,我相信这样一份感情绝对值得像追求斯坦福学位一样追求~~
:因为一无所有,只能有追求了~~因为曾经失去,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渴望
掸去现实的尘埃,看看内心最原始最本真的渴望,那才是我们一生所求
哥哥:
其实别想太多了,只要知道自己心在哪里,在做什么,有的底线就好
别乱想啊,人嘛,为理想为事业,难免暂时搁浅,但都有归宿的了,加油啊
Saturday, September 10, 2011
包容
没有完美,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若真心与人相处,就多想想他的好处,求大同存小异吧。
想你包容心比一般女子强,定会把握好方向,穿越二人世界磨合之艰难,向着心之所想慢慢靠近。切记!来之不易,才不易失去。
想你包容心比一般女子强,定会把握好方向,穿越二人世界磨合之艰难,向着心之所想慢慢靠近。切记!来之不易,才不易失去。
Saturday, September 3, 2011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