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s

Wednesday, November 9, 2011

“三毛、席慕蓉与亦舒

三毛- 妈妈
席慕蓉-永远的那个他
亦舒-自己

去闺蜜的博客上看,她谈亦舒,说这样一句话:
如果小说里没有虚幻美妙,那还真不如搬把椅子到村头看人吵架。
深表赞同。
一向认为,类型小说,就是给我等素日在柴米油烟中打滚、为五斗米摧眉折腰的凡夫俗子造梦的。所以,要浪漫、温馨、美妙、脱俗、纯粹、传奇,要写至真至纯的爱、至情至性的人。满足我们在琐碎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精神需求,让人沉醉,惟其如此,才能成为读者的“精神吗啡”。
所以,我才会念念不忘梦幻小岛“衣露申”。谁不想有那样的奇遇?因为一面之缘,就能得到一位富翁临终前慷慨馈赠的岛屿,一年四季繁花似锦,还带别墅,带直升机,带游艇。

喜欢过许多女作家,但真正影响到我生活的,有三个人——三毛、席慕蓉、亦舒。在我成长的岁月里,三毛教我真和自由,席慕蓉教我爱与美,亦舒教我坚强和独立。
读三毛是10岁左右。那时我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连县城都没去过,是三毛用她的笔,给我打开一扇窗,让我明白世界是那么大,从此不甘蛰伏于那个小镇。我至爱《万水千山走遍》那本小册子,尤其是《药师的孙女》那个散发着阳光气息与艾草芬芳的故事,三毛幻想的她的前生。如今,在日落时分,坐在家里阳台上看对面楼宇,我仍会恍然是在安地斯山脉的高原上,看傍晚的群山在静默中隐去。
一读三毛误终身,她告诉了我什么是真,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纯粹,也给了我不安分的灵魂。我一辈子的快乐、痛苦、挣扎,与下意识的追寻,都来源于此。
席慕蓉,她用她的诗,告诉我什么是美。她用她的散文,告诉我什么是爱。如果说三毛为我提供的是理想主义的纯粹,那么,席慕蓉教我,如何把这种对爱与美的追求,与凡俗的现实生活调和。
每每读她的诗,都忍不住为诗中刻骨铭心的沉沉相思、惊天动地的美丽誓言而动容,于是猜那是怎样一个女子,又经历了怎样不同凡俗的爱情,可读她自传性的散文,才发现,她只是一个快乐知足的小女子,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挚爱的丈夫,也只是一个平凡普通得承受不起她美丽诗句的人。我爱看她与孩子们相处的温馨小散文,爱听她娓娓诉说,为孩子们切洗蔬果时,浓浓的爱意如何在心底流淌。爱是需要学习的,从席慕蓉、龙应台、张晓风她们这里,我学会从平常生活中发现诗意,学习如何做母亲,如何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时每一分。
所谓爱,不过是持一颗佛心,在凡尘琐事中修行。
亦舒,最早知道她,也是很小很小的时候,在一本盗版的言情小说合集上,看到她一个中篇《南星客》。那个大龄女白领与来自外星的一束游离电波相爱的奇异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以及前言里对她的定位——寂寞的亦舒。
再读她已是多年之后,因某件事遭受打击的我,偶然看到了《我的前半生》,一部脱胎于鲁迅《伤逝》的小说,就那么敲醒了我,从此改变了人生观。从此明白,这世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没有哪个人能给你想要的东西,一切,不过是独自求圆满。作为女子,要独立——精神独立、情感独立、经济独立;更要坚强,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挫折、失意。
那时就决定,有一句话,永远不会在我的生命里出现,永远不会有那么一天,披头散发歇斯底里地对谁说:“我为你牺牲了这么多,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因为我永远不打算为谁牺牲,会永远做独立的自己,活得精彩,我会尽我的责任,但永远不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系于某一个人身上。对我来说,受人控制是很痛苦的事。与其去取悦迎合别人,来换取既得利益和生活保障,不如努力完善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如同亦舒说的那样,我宁愿“在事业上吃苦,在情感上释放”。
然后是颠倒众生的《玫瑰的故事》,玫瑰的一生,四段情感经历。亦舒不断在探讨,人这一辈子怎样活才是对的,是为爱情燃烧不顾一切,还是选择理智无爱的婚姻?她也在摇摆,她也在困惑,前一段故事里得出结论,后一段故事里却又推翻自己。
我最爱的是《流金岁月》和《我们不是天使》,无关爱情,讲的是几个女子在尘世中的不屈挣扎与奋斗,我爱那样坚韧顽强的生命力,爱那样的智慧洒脱,以及女子之间令人落泪的惺惺相惜和真挚友谊。
要说想象力最奇特的小说,应是《天若有情》。一对感情深厚的老夫少妻,丈夫老死之时,妻子却正当妙龄。妻子执意挽救丈夫性命,请原振侠医生(亦舒笔下经常会出现兄长卫斯理创作的这个人物)为丈夫调整生命基因,让丈夫回到与她同一年龄。不料手术出现差错,丈夫变成幼童。等丈夫成年,妻子又已老去。丈夫再次请求医生为妻子实施这样的手术,同样出现误差。天意弄人,两人几番错失,等将生命基因调整合拍,终于一起回到少年,两人却感觉陌生,不再相爱。等两人重新拍拖,却发现,他们的爱意加深一分,他们就衰老得快一分……“天若有情天亦老”,即是如此。
亦舒讲故事的技术炉火纯青,同时她不断在思索,在探询,“情感”这个命题。与琼瑶的高下之分在于,琼瑶只提供故事,亦舒除了提供精彩的故事,还提供独特的价值观。琼瑶只一味渲染为爱痴狂,模式单一,而亦舒却在情感问题上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地探索,她写尽了情感的林林总总方方面面。
能够以精彩的故事吸引人令人得到愉悦,又能以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改变人,一位成功的作家不外如是。亦舒兄妹在这方面都做得很成功,不只拥有大量读者,还影响了国内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大量写作者们。我接触到的作家和作品里,凡言情,必能看出亦舒的影子;凡悬疑或科幻,十之八九出自卫斯理门下。
以前南海出版公司出的一套亦舒小说我认为是最好的,所选的作品都有代表性,从题材、情节、立意等各方面综合来看,涵盖比较全面。《小玩意》、《人淡如菊》、《烈火》、《香雪海》、《没有月亮的晚上》、《没有季节的都会》、《玫瑰的故事》、《开到荼縻》、《红尘》、《石榴图》、《我们不是天使》、《喜宝》、《异乡人》、《胭脂》、《圆舞》、《我的前半生》、《她比烟花寂寞》、《连环》、《流金岁月》、《天若有情》,若能加上《纵横四海》,讲清末移民加拿大的罗四海等人早期生存创业故事,就更完美。新世界出版公司前两年出的“亦舒新经典”系列不好,那时的亦舒已过了鼎盛时期,开始重复自己,走下坡路。
我留意到,南海出版公司以前出过一些好书,在港台作家作品的引进和推介方面,做得很不错。现在好像在这方面没什么优势了。一方面是因为内地其他出版商们与港台出版社的交流互动加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港台近年来没有出过很有影响力的明星作家了,如同娱乐圈一样。内地近年来类型小说流行读物的出版倒日渐繁荣,涌现了一些优秀的类型小说作家和有特色的作品,向港台版权输出的多。
亦舒笔下多奇女子,却少伟男子,罗四海是一个,难得有男子豪气,及一种粗砺的生命力。我最喜欢亦舒笔下的男主角,却是《心扉的信》里,施恩不望报善良纯粹的侯书苓,可惜,那样完美的男主角,却是同性恋。也许,正因为他的情感取向不同,对女子无所求,才能无私,对女性保持一种纯粹的理解、怜惜、悲悯与欣赏的态度。最爱的女子,是朱锁锁,蒋南荪,苏更生。
亦舒有一种情节模式,是将两个女主角作为对立面来写,一位早早进入婚姻,愿意为家庭美满奉献终身,最终却走向分裂;另一位不相信爱情持独身观念,最终却获得完美爱情。可见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亦舒既持怀疑,也有憧憬。
昨日同一作者谈亦舒,她说,亦舒总是以貌似揭露现实的方式来写童话。我不仅鼓掌叫好,概括得太精辟了。

回想起来,我读过的第一篇言情小说,竟是鲁迅的《伤逝》。那时好像刚上小学,似乎是从叔叔的高中课本上看到的。当时没觉得怎么,后来才发现,它似乎决定了我的爱情观婚姻观。
后来,这个故事反复被人写过,又总能被我看到。仿佛宿命般。
上中学时,读到北村的《伤逝》,女主角也是子君,给我很深的感触,哭得一塌糊涂。隐隐发现自己性格中似乎有类似子君的悲剧性因素,从此下意识逃避和抑制自己性格中这种东西。
工作后,又看到亦舒的《我的前半生》,又是子君和涓生,却给了我脱胎换骨的改变。
同一个命题,三位作家,三种不同的诠释,三种答案,三种结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