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els

Thursday, December 29, 2011

破碎的拥抱

也许生活也就是这样呢?也许我最需要的就是用一部喜剧来结束掉电影里的这些悲剧。

Tuesday, December 27, 2011

爱是流星

如果失去是苦
  你还怕不怕付出
  如果坠落是苦
  你还要不要幸福
  如果迷乱是苦
  该开始还是结束
  如果追求是苦
  这是坚强还是执迷不悟
  
  如果分离是苦
  你要把苦向谁诉
  如果承诺是苦
  真情要不要流露
  如果痴心是苦
  难道爱本是错误
  如果相爱是苦
  这世上的真情它在何处
  
  好多事情总是后来才看清楚
  然而我已经找不到来时的路
  好多事情当时一点也不觉得苦
  就算是苦我想我也不会在乎

Monday, December 26, 2011

实话如下 转自北大的刘欢

你今天跟我说,出国的信念有点动摇,因为突然不知道出国是为了什么了,而且听在国外的学长说美国对金融工程的认可度越来越低。还有,你不喜欢编程,“最近觉得自己对咨询很感兴趣 而且相对于搞研究 我觉得我更擅长和人打交道 如果我真要干咨询的话 出国还有什么意义呢”。看到最后一句,我觉得这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清楚的,所以还是写一篇长点的多废话些吧。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个疑惑,到底是出国还是不出国,出国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觉得这必须取决于你自己想做什么。出国和不出国完全面对的是两个世界,两种生活。我无法帮你做决定,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我在国外这三个多月以来的感触,你自己来作对比,然后决定你自己的人生。

我到这里了以后,最大的cultural shock是,这里的大部分人都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自己喜欢的专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记得刚来的时候和一个意大利人聊天,他问我到处hiking的时候有没有看到paraglider,我说我看到过,他就很兴奋的问我在哪里。原来他一年前拿到了flying license,之前在意大利的时候每周末都要和朋友一起飞的,现在在瑞士不知道哪里可以飞。碰巧我们一块的朋友里有另一个瑞士人听到了,他说他最近正在考license,于是两个情投意合的人就兴奋地聊起来了。其时我还是相当惊讶的,在我脑海里我不能把普通的大学生和paragliding联合起来。我的很多瑞士同学也让我时时感到诧异。我隔壁房间的男孩子是曾经的瑞士国家队的轻量级拳击队员,后来参加兵役荒废了一年之后不想再回去了,于是开始上大学。现在他大二,年龄跟我一样。我现在master项目的同学,曾经入选了瑞士击剑的国家队。后来交了女朋友,训练越来越苦,学习也越来越难,他自己衡量了一下,就退出了国家队。以前的我很难想象这些事情就会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第一点,出国后,你的生活就不再那么局限了,你的生活突然就多了无数的可能性。这些是你在国内很难做到的。

以我自己为例子。刚到这里的时候老去hiking,一是喜欢这项运动,二是山上的风景实在是漂亮,三是每周末你都能从平时生活的海拔三四百米的地方跑到海拔三四千米的地方去玩,想一想是不是就会觉得很爽?后来开始出国旅行,曾经两个小女生在时尚之都米兰一起感慨什么东西都买不起,曾经一个人在漂亮的威尼斯到处游荡随时处理意大利人的各种搭讪,曾经在巴塞罗那的诺坎普球场外听着里面的欢呼声心潮澎湃。其实我开始时没有想到在学期中间的时候,我就可以到处游走的。是我在这里一起玩的同学们,上周有人去荷兰,这周有人在伦敦,下周有人去巴塞罗那,再下周有人要去罗马尼亚参加婚礼,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也可以到处玩的。在这里,我突然觉得世界就只有那么小,都在眼前摆着,又觉得世界那么大,我的生活里可能性实在是太多了。

关于第一点我就说这么多,你大概已经能体会到我要表达的意思了。第二点,咱就不说好的,说点不好的。自从九月一号落地的那一刻起,我就意识到从今往后一切都要靠自己了。所有人都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做饭,如果你很享受做饭倒还好,如果不是很喜欢的话,学校食堂的实在是又贵又不好吃,自己做的话太费时间,花一个小时做完了很快就吃完了,然后还要洗锅洗碗收拾厨房。而且一个人做一个人吃,做一个菜吧觉得菜的种类太少,做多了又吃不完。当然一切主意都是自己定,最终还是能找到一个平衡的。我也是到了这里,才发现原来生活还有这么多的细节。曾经flat里开会的时候,大家为了牛奶盒子是应该直接扔到垃圾箱里还是当做纸板回收争执了很久,我们现在也要每周末把玻璃瓶子、易拉罐、PET分门别类地提到附近的火车站进行回收,还要在每个月特定的时间把报纸等可回收的纸板类放到街区的指定地点。而且厕所啊,浴室啊,都要自己清洁。

但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生病的时候会很难受。我们flat里有一个男生从苏格兰玩儿回来得了水痘,医生让他自己在家休息。flat里有好几个人都从来没有得过水痘,于是他一个人在房间里躺了一周,几乎没有出来过,至少我是一周都没有看到过他。一周之后再见到他的时候,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至于我自己么,没什么大事,能提一提的就是去德国大采购买了很多东西扛回来在车站等车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二点了,下着大雨没带伞还险些误了最后一班公交车。等我几经周折终于扛着许多东西走到家里楼下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就像是女超人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坚持自己的标准不随便把自己许给某个频频向你献殷勤的学长么?如果能,那恭喜你,你大概就要迈入剩女的行列了。因为我们都成了不需要男人自己就能过的很好的强大的女人。就是说,不需要有人听我们撒娇,不需要有人听我们抱怨,我们自己就能过得很好。是么?不是。不需要不代表我们不想要,但是很多人会理解成我们不想要,所以,就会越来越剩了。不过说这个貌似没有用,你是有家室的人了,但是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你俩是异地,那么关系的处理就比单着更复杂了。

以上是第二点。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针对“出国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话。我一直觉得中国教育对我在细节上是成功的,在大方向上是失败的。因为我并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不知道我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不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材是什么,我生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或许清楚那么一点,有时候又突然觉得自己不清楚了。很多人都是混混沌沌的活着,偶尔想一想这个问题觉得头疼,然后就干别的去了。我希望你不是这样。我希望你可以清清楚楚得想一想,你自己到底要什么,你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你希望你自己可以干什么。我说的不是近的比如要不要出国之类的,而是不管你是出国还是不出国,最终大方向都是一致的那个大方向。方向找对了,你就不会在走路的过程中迷失自己了,你就会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了。

也许你现在还是云里雾里的,其实这个东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想明白的。我最终没有去读金融工程,而是读了统计,原因是我对自己到底是不是要干金融实在是困惑了。我在这边也经常会和同学谈起这个问题,我不确定金融到底对人类有没有特别大的好处,因为it’s all about money. 如果我能做生物统计方面的工作,比如一些研究,那么我至少确定我现在在做的东西是对人类有益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某几个人的个人利益,不是把我自己的高兴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相信你也知道,在金融的世界里,总有人要为了你的获益买单,买单的人往往是平民。这就是我困惑的原因。你不喜欢编程,喜欢与人打交道,那就大胆的去追寻你自己想要的吧。如果你把目标设定成了咨询,那么不出国当然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出国的好处在第一点里我也说明白了。我想告诫你的是,你还有大把的时间,没有必要去rush。很多人都急着早早把大学读完读研究生,把研究生读完就工作,工作了以后发现生活真TM无聊,还不如读书的时候呢,这样的人其实是失败的。要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没必要上赶着去找工作,也没必要怕自己嫁不出去随便找个人上赶着就嫁了。生活是要慢慢体会的,如果你在追向咨询的路上发现自己其实喜欢的并不是咨询,而是别的,如果你真的确定,那你就大胆地把方向改了,我们的时间还多的是呢。在自己真正擅长的、喜欢的事业上,我相信我们任何一个人都在短时间内就爆发出巨大的能量,达到巨大的成就。

我记得曾经看一个电视节目,采访了一对儿正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夫妻。说是留学生,其实都三十多岁了。丈夫是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决定自己要追寻多年来的兴趣机械设计,而把所有以前的一切都抛弃了,跑到法国来读本科,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妻子非常支持,也一起跟到了法国。我们flat里也有一个男生在德国读完了土木工程,觉得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建筑设计,于是现在在我们学校重新开始读本科。这又让我想到了我的高中校友,虽然本科在北大上了中文,但是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设计,于是决定要去香港重新读一个设计的本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在大四下学期,当所有人都确定了未来的方向急急的向前走的时候,我特别佩服有这样一个人,大胆的走回到起跑线上,让一切重新开始。但是我非常确信的是,一旦出发了,她会比我们谁都跑得快。

写了这么多,不知道你体会到我的意思没有。你还有半年的时间来决定是否要出国,所以不如先把这个问题放下,好好想一想你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再回到这个问题上。而且,即使你做错了选择,不要沮丧,你还有大把的时间来改正这个错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或者有什么问题,放心大胆地继续问吧。

关于我母亲的一切

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虽然伤害总是起于爱,但世界上唯一能够停止伤害的,就是爱,就是宽恕。

Tuesday, December 20, 2011

road I traveled and mistook

hoihoi, dear,

hope you can effectively "listen to" me by gmail. quite important for
us, as analysis for our problems last week or earlier.

now I understand myself why i behave unconsciously in an
"against-Chris" "mean" way once my nerve is stirred by some of your
"not-meant-to-be-mean" reaction

this is " I'll desert you before you desert me" syndrome of mine.

this was taught by my past experience with my closest ones, papi,
mami. I must gain full independence, thus "desert" or throw away my
reliance on them before they leave me, even temporarily. I must get
myself prepared for any form of their "abandonment" even though I know
they love me emotionally, and they would never forever leave me.and
they will return back to me. I just need to endure.

This pattern broke down at my age of 16 to 17. As you know, at 15 or
16, I started my first "relationship" (which includes holding-hands
once) or precisely speaking, deeply emotional attachment to someone
else other than my parents, my "first love'. At first, this pattern
continued thanks to the similar kind of "long-distance" as we
experience in last 3 years. His school in the east end of city and
mine in the west end. This situation continued for almost one year. I
was actually fine with this as I expected, just like my relationship
to my parents, it is always there. Even if he did not see me for
months, and he contacted me less and less, I could be independent on
my own, I just needed to endure, the separation would end and we could
finally have our time together. But this time, time together was
never realized and I only received his "final good-bye" message after
1 year. And then, you know, I had all the depression problems and
finally escaped from Zhengzhou to Singapore. you know everything about
what happened after.

I would say, since then, since that "break-up"message at age of 16
to17, I am further convinced with the dictum " I'll desert you before
you desert me", which my mom also taught me long before with her own
story.

Could you in any way link all the above to my strange behavior as you
described " yiqiao totally in another mood and another world" ?

To be honest, what happened last year around this time is exactly my
red-light full-alarmed self-protecting/defending preparation against
the worst scenario "losing you", with all the hint by you and
projection by me, which seemed so real as my experience at the age of
16 to 17 would repeat again in my life. Admittedly, this preparation
process includes transferring part of my emotion onto someone else
close by me, who was willing to accept everything about me. Now
looking back, this disastrous mistake deeply hurt the other one,
painfully hurt myself and constantly hurt you. This scar appears and
reappears whenever there is something disturbing between us and it
makes more turbulence and mistrust each time. I know, I am the one to
blame, responsible for all. So far, I am still terribly guilty of all
hurting to us and to him. i guess, this is another source of my
"occasionally" occurring depression.

Around this time of this year, every detail that can be recalled is
cruel enough to destroy any holiday mood. The same kind of
self-defending naturally bounced back when my fragile sense of
security in general is threatened ( surly not targeted at you). I
simply wanted most simply happiness and love without worries and
dispute or any form of threat. Once this is not achieve, my balance of
happy mood is broken and I automatically retreat into my own territory
of self protection. It seemed to be the way of survival for me, with
all its consequent hurting and depression. Now it is time to prove
myself that this is the wrong way.

When I repetitively ask you "will you marry me?", this is not a
forcing gesture to pull you, trap you into marriage immediately, but a
searching for sense of security on my own. But this frightens you. you
may not realize, I was just begging for some kind of reassurance that
my 16-17 experience will never come back again. If I am right, I only
asked you this when I am in "healthy" mood and willing to share,
without any shield of self defending. At that moment, I do hope I can
find the same level or even higher level of security in you than in my
parents, that I have "someone" who will always come back to me and
attend to me and who never forever leaves me even with all the
inevitable separating intervals in between. Then I find my home within
us

You can be assured to remove the doubt or idea that " I would like to
change partner for fun or I am now with you for fun" , just as you can
be assured that I never thought and never think " you are playful
"westerner" who is with me for fun and would abandon me in asia and
return back to your own land". Though I never told you, I never think
like that. My deepest fear lies in the possibility that someone you
cannot stand me anymore or stand the situation being together with me
and you quit. I know, this would possibly become true if I easily take
up my "self-defending" position against you or what's worst, as in
last year, transfer my emotion to someone else, which all are
engendered by aforementioned " I'll desert you before you desert me"
syndrome ( which I picked up when I was small). I know, this behavior
of mine only gives downward vicious cycling.

I want to change or rescue myself from " I'll desert you before you
desert me" syndrome- the most related to our relationship. Besides,
another destructive syndrome is "difficulty of giving up gratification
" (thus I cannot balance well )- most related to my own study and
future career. The latter syndrome mainly appears since I am in
Singapore, where I find gratification is so rare that I have to fully
indulge myself when it's passing by. The consequence is, I fail to
get myself out of one state even long after the last gratifying event
is over. I cannot competently face my next task. When I am forced to
get out by some violent force such as deadline of the next task, I am
depressed, stressed and in a terrible hurry. My assumption that
gratification is rare is wrong. I have many happy moments with you yet
still not gratified due to some hidden "bad mood" ( if you don't like
me to call it "depression"). I have been often in a starving state, in
hunger for gratification so that I could not really enjoy its taste
when it comes ( since I swallow the whole). In return, I elevate my
standard of gratification and gratification seemingly becomes rarer..

You have witnessed all the phenomena of above syndromes. now, you will
have to accept its causes, to accept part of current me as immature
and mentally unhealthy.. now I don't want to be haunted by these. To
get rid of some of them, I need your understanding and help. Of
course, first of all, I give all my trust and confidence in you, in
us. I don't question " you don't like me any more" any more. I might
still ask " will you marry me" from time to time as a way of searching
reassurance, but I know, my only reassurance is your love, our love

Is it a sweet Christmas gift, all my trust and confidence? Yet, you
are lying on bed behind me now, suffering from high fever. Therefore,
this mail seems never-ending.. I always have more to say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get well please,dear. I can't do much for
your fever, but pray regardless of any religion.

I LOVE YOU, and I know, YOU LOVE ME

Monday, December 5, 2011

木偶奇遇記

若是你好 我便說好
像夢裡抱擁著睡袍 像羽絨蓋著羽毛
一起冬眠 然後到大清早
一覺便能到老 讓我們做到
簡單的人原是最開心的人 毫無難度
早起早睡然後散散步

我要愉快 祝我愉快 請拖著我手
你要愉快 給你愉快 請拖著我手
但求像一塊木頭 不必比水晶球通透
別要走 直到天使會愛上木偶
別要走 讓你將我變作了木偶

用十塊磚 建造戲院
讓木偶有一段奇綠 讓眼睛接受眼緣
一生聰明 投入去造手卷
不會期求計算 是暖爐便暖
多心的人陪著要開心的人 如何如願
蠢一點便完成我志願

我要愉快 祝我愉快 請拖著我手
你要愉快 給你愉快 請拖著我手
但求像一塊木頭 不必比水晶球通透
別要走 直到天使會愛上木偶

Thursday, December 1, 2011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M.Scott Peck

Unnatural

The tendency to avoid challenge is so omnipresent in human beings that it can properly be considered a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nature. But calling it natural does not mean it is essential or beneficial or unchangeable behavior. It is also natural to defecate in our pants and never brush our teeth . Yet we teach ourselves to do the unnatural until the unnatural becomes itself second nature. Indeed, all self-discipline might be defined as teaching ourselves to do the unnatural. Another characteristic of human nature-perhaps the one that makes us most human- is our capacity to do the unnatural, to transcend and hence transform our own nature.

Friday, November 25, 2011

紅屋頂

紅屋頂

作曲:王雙駿
填詞:黃偉文
編曲:王雙駿

歌詞

紅色屋頂 經已在你面前
靜靜懸掛著
讓你那小鹿 避雨 
休班天使下凡
也可請他進內用晚餐 
陪著你 陪著我
平靜過 全日最安定時間

人生誰說一定只是藍 
看你從那條門縫著眼
幸福 著色 完全隨你揀

讓那蝸牛遊行遊進櫃裡 
天鵝湖移民水杯裡
搬到這裡 陪我們定居
世人從來無視這裡 
不讓浪漫能量結聚
走不進這奇幻社區

讓那珊瑚同床陪你睡去 
彩虹長年橫跨房裡
這個世界 大概總有誰 
能容納沒處去的怪人
撐著屋頂 守下去

將人類至寶 藏在這裡)

幻想大門 
我撐著宇宙來維護你
異境大屋 簷下任你起

請安睡 別煩擾 窗邊雨水

讓那蝸牛遊行遊進櫃裡 
光明聯盟來訪這裏
火箭我有 仍儲藏後居
你無聊時隨便一句 
想到月亮巖洞午睡
即拖你手遊盡太虛

讓那珊瑚同床陪你睡去 
彩虹長年橫跨房裡
這個世界 大概總有誰 
能容納沒處去的怪人
撐著屋頂 等伴侶

黃色大門

作曲:王雙駿
填詞:黃偉文
編曲:王雙駿

歌詞

窗紗外 小鹿給我送枝花
梳化上 下凡天使共我喝著茶
世間千千萬萬人 未明白我
替這位空想家驚訝
孤單真的不可怕 
能讓我畫滿花
還未算是那麼差

讓那 恐龍成群行過檯面
衣櫃入面藏著花園
心儀男孩長駐於身邊
夢要變真也沒那樣遠
生命從未如樂園
也可靠我創做浮現

讓那 彩虹長橋無限伸展
飛象日日雲上表演
魔幻現實尋到相交點
我心房的 黃色 門裡
保存著 未坐那火箭

天花上 星星眨眼變煙花
口袋內 是前一晚摘了那月牙
我編繪的讓別人 視為幻覺
我早知因此不驚詫
今天雖則長高了 
牆上繼續掛的
還是我六歲的畫

讓那 海豚時時遊到趾尖
不由旁人沉悶傷損
一人同行 行進卡通片
在我堅持的 黃色 門裡
珍藏著 自製那冠冕

窗紗外 小鹿給我送支花
想想吧 真想給你見到他

Thursday, November 24, 2011

圆满

舊日在我生命砌圖留下一方先完成
遺失的風景當方向沒法被對正
空空的框框 只有白色的背景
但現在我肯定有人其實在隨後接應
將一幅一幅 精彩畫面 拼入去
美滿結局變得確定

未完善的身影要無縫的跟你合併
今生最重要志願才達成
由從前若有所失 由從前認輸怨命
經已變做自信和後勁

原來我所失去那半正是你
我已完全 因我已獲得你 我未完備
當空缺被你完全縫合才是我自己
咀角上留下一吻的距離

等你填滿這傳奇

並無什麼都好最祈求的經已遇到
未來回顧 我亦能自豪
何來遺憾要修補 猶如甜蜜的句號
繪了個圓 讓我們共舞

原來我所失去那半正是你
我已完全 因我已獲得你 我未完備ha
當空缺被你完全縫合才是我自己

原來我所需要那半正是你
我已完全 因我已滿滿地 裝滿你
再未完備ha
都可靠著你神乎奇技重造我自己
這結局其實使我很好奇
為何尋遍世上 追索著名與利
令人圓滿卻是你

明天睛天

手沉默的握紧



  越过一座森林



  我们走得很慢



  连幸福都着急



  在落叶里前进



  哪一条路才有道理



  奇迹抛弃我们



  还好你还在这里



  永恒不能赶快



  开始谁也不明白



  风风雨雨宁愿相信



  明天睛天



  爱不好的我们还能



  迎着阳光一步一步来



  毕竟路上有你作伴



  就有幸福的预感



  手沉默的握紧



  越过一座森林



  我们走得很慢



  连幸福都着急



  在落叶里前进



  哪一条路才有道理



  奇迹留给别人



  因为已经有你



  永恒不能赶快



  开始谁也不明白



  风风雨雨宁愿相信



  明天睛天



  爱不好的我们还能



  迎着阳光一步一步来



  毕竟路上有你作伴



  永恒不能赶快



  开始谁也不明白



  风风雨雨宁愿相信



  明天睛天



  爱不好的我们还能



  迎着阳光一步一步来



  毕竟路上有你作伴



  就有幸福的预感

Thursday, November 10, 2011

过程

十年磨一剑

更需潜心 戒浮心

最重要的是耐心

一切的意义都在过程里面

有了美丽的过程,自然就会形成一场美丽的结果

不必刻意寻找 有时候心情扩大一点 事情就是慢慢揭开

原子能 说

好多好多的这些东西,我都感受到了自己的爱意,让我觉得我的人生很有价值的爱意。如果那天在书店没有随手买了《1984》,我会后悔终生。如果在高中大学的繁忙学业里我没有持续对篮球保持高度热爱,我会后悔终生。如果那天在漫画店我没有一时冲动买下全套《20世纪少年》,我会后悔终生。如果没有临时决定去电影院看最后一天放映的《盗梦空间》,我会后悔终生。如果那天我没有在07年12月那天中午提着新买的电脑到楼下电脑房并坐在靠窗的位置,我会后悔终生。


但如果我当初没有报读计算机?我会怎么样?为什么我没有后悔的感觉?有天我看到一句话“如果你不能做你专业的工作,你能做什么”,当我开始思考时忽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跟随球队到处征战,分析录像研究战术,呐喊,为胜利高呼,我想要这样的生活!
坐在解说席上享受比赛,抒发见解,赛后用笔用嘴表达对篮球的体会,我想要这样的生活!
和书打交道,参与书店经营,亲身感受书,无论是小说还是漫画,只要是好故事就值得推荐给大家,让大家领略纸张和墨水的魅力,我想要这样的生活!
跟着剧组参与大制作小制作,学会影视的表达方法,用会动的画面来表达想要表达的故事,把集聚在自己脑里的那些美妙想象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我想要这样的生活!
设计舒服的环境,让那些苦恼的人更舒服地诉说他们的烦恼,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向社会宣传心理的重要,让大家意识到心理良药的存在,我想要这样的生活!

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前所未有地那么坦诚面对这些我一直不敢拿出来的但其实心里一直有的未来想法,因为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前提“不能做你专业的工作”,而我一直被计算机这个东西死死地捆住,或许是因为最开始我给自己灌输的“计算机就是我最热爱的,我要把一辈子奉献于此”,或许是因为10年卖身契压着的沉甸甸的大学高级的专业的学习过程,或许是我这辈子从来就没有大胆地做出过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或许是我给自己强加的“要搞出名头赚大钱威风八面让父母高兴”的指标。

在报纸上看到这个小问题时,我在那一瞬间脱下了这些包袱,然后惊讶地发现原来以后的生活可以是那么的丰富,原来我有着那么多的渴望那么多的蠢蠢欲动。
原子能 2011/11/4 4:40:35

就是那么一件小事,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让我这些天都在这些问题的沉思中度过。我尝试着先跳出“我要做什么”,从“我为何而做”入手。

我不再需要给自己加上为了让父母生活更好的负担,妈妈已经找到再婚对象,在家乡是富裕级别的,爸爸的生活过得很自在,还经常对我说又有几千块的某种消费的报销指标,花不了那么多钱觉得浪费指标了,昨天才跟我说这个月有1000元书籍影音制品的报销额要我列出所有想要买的书填满它。

我不再需要逼迫自己成为盖茨乔布斯马云马化腾那样的世界级巨人,我认识到自己没有“99%的努力和1%的天赋”里那决定性的1%,我花了两年多的实践证实了这点,目前为止我学习到的所有计算机知识,我都没有得出什么有远见的新想法,没有出现过前人没有的念头。我可能可以成为一个高于普通水平的优秀计算机从业人员,但不会成为推动虚拟世界前进的一个撬杠。而后者,才是我选读计算机的最原始动力。

我想要健康的生活,我不想要没日没夜的机械劳动,在我空闲时间会用电脑来放松的情况下,我不想在工作的时候也是一直对着电脑。在大学的第三年,我已经体会到了未来有可能会成为日常的生活方式,我无法接受之后的四五十年里用这种方式生活。

我想要充满热情地工作,用对这项工作的真实喜爱来做驱动力,任何时候回头都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不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很不高兴。现在的这种很像以后工作模式的生活我很不喜欢,我没有任何快乐的感觉,对我做出来的东西我没有任何自豪感,而只是感到卸下又一个重担。自从我认识到自己无法做出世界级的东西,让人民大众更快乐,那么如果我做的东西连让自己快乐都没有的话,那真的是好没有意义的生活。

我想要让我喜爱的东西一直伴随着我,我热爱一样东西就会对它投入精力投入时间,疯狂的加班疯狂的赶进度,这种用时间去填工程的生活,我不想要。我的宝贵的时间是用钱换不来的,我不想反过来用它来换金钱。我还有好多好多的爱好,一个都不想抛弃,我不想让那本《万有引力之虹》一直停留在第10页到死,我不想让脑子里那个已经构思完整到每一个镜头的故事留在脑海里到死,我不想一个人孤独地和一个没有生命的叫做工作的东西在一起到死。


不断地出现的事情,妈妈的生病,实习报名的混乱,三四个实验的高强度作业,让我前所未有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需求:我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害怕孤独,学习/工作上我渴望热爱和快乐的驱动,但现在我只有压抑的感觉,生活上我渴望了解我愿意为我付出在我旁边让我感到踏实的人,她曾经在的,但当时我没有意识到她是那么的重要,而现在,只有上帝和她自己能把她带回来。
原子能 2011/11/4 4:53:01

凌晨0点从图书馆回到宿舍时,我本来应该继续熬夜写实验代码的,但我感觉到自己处于崩溃的边缘,自以为心理很过硬,现在发现自己就像是方圆几千公里平原里唯一一根树立的石柱,在阵风下晃了晃还不至于倒下,但会不时会因为“我一个人在这里撑着为了什么啊”的感觉而流泪。

我只想找个肩膀靠着,找个膝盖躺着,把积压在脑里的那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想法全部倒出来。
原子能 2011/11/4 5:12:34
所以我很任性地点开了你的头像,除了我父母外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我最关心我的人,也是我最了解最关心的人。

两个月前你忽然再联系我时,一开始我是几乎疯狂的惊喜,然后得知你的情况时是极端的痛心,随后的几次对话时从你的举动和一些言语里,我的附带心理学知识的第六感给我不好的信号,好像你已经不那么把我放在心上了,好像是隔了几年想起来这个人来打听一下,冷冷的没有了以前每次交谈每次对视每次接触都有的热乎乎的感觉。但仔细想想这实在是太理所应当了,整整两年的隔断啊,两年会认识多少人思想起多少变化啊,又有谁会像我这样死赖在美好里就算熬成伤悲也不愿抽身离去。

但即使是这样,我也只会想到找你的肩膀,找唯一会认真听完我的话的你,找唯一真心会为我去做什么的你,即使那都是已经不再存在的过去。
原子能 2011/11/4 5:30:16
你是过去了吗?还是现在?

晚安。

回复:
原来不安的跳动的我是过去了
现在的我要在乎每一个生命的过程

Wednesday, November 9, 2011

“三毛、席慕蓉与亦舒

三毛- 妈妈
席慕蓉-永远的那个他
亦舒-自己

去闺蜜的博客上看,她谈亦舒,说这样一句话:
如果小说里没有虚幻美妙,那还真不如搬把椅子到村头看人吵架。
深表赞同。
一向认为,类型小说,就是给我等素日在柴米油烟中打滚、为五斗米摧眉折腰的凡夫俗子造梦的。所以,要浪漫、温馨、美妙、脱俗、纯粹、传奇,要写至真至纯的爱、至情至性的人。满足我们在琐碎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精神需求,让人沉醉,惟其如此,才能成为读者的“精神吗啡”。
所以,我才会念念不忘梦幻小岛“衣露申”。谁不想有那样的奇遇?因为一面之缘,就能得到一位富翁临终前慷慨馈赠的岛屿,一年四季繁花似锦,还带别墅,带直升机,带游艇。

喜欢过许多女作家,但真正影响到我生活的,有三个人——三毛、席慕蓉、亦舒。在我成长的岁月里,三毛教我真和自由,席慕蓉教我爱与美,亦舒教我坚强和独立。
读三毛是10岁左右。那时我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连县城都没去过,是三毛用她的笔,给我打开一扇窗,让我明白世界是那么大,从此不甘蛰伏于那个小镇。我至爱《万水千山走遍》那本小册子,尤其是《药师的孙女》那个散发着阳光气息与艾草芬芳的故事,三毛幻想的她的前生。如今,在日落时分,坐在家里阳台上看对面楼宇,我仍会恍然是在安地斯山脉的高原上,看傍晚的群山在静默中隐去。
一读三毛误终身,她告诉了我什么是真,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纯粹,也给了我不安分的灵魂。我一辈子的快乐、痛苦、挣扎,与下意识的追寻,都来源于此。
席慕蓉,她用她的诗,告诉我什么是美。她用她的散文,告诉我什么是爱。如果说三毛为我提供的是理想主义的纯粹,那么,席慕蓉教我,如何把这种对爱与美的追求,与凡俗的现实生活调和。
每每读她的诗,都忍不住为诗中刻骨铭心的沉沉相思、惊天动地的美丽誓言而动容,于是猜那是怎样一个女子,又经历了怎样不同凡俗的爱情,可读她自传性的散文,才发现,她只是一个快乐知足的小女子,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她挚爱的丈夫,也只是一个平凡普通得承受不起她美丽诗句的人。我爱看她与孩子们相处的温馨小散文,爱听她娓娓诉说,为孩子们切洗蔬果时,浓浓的爱意如何在心底流淌。爱是需要学习的,从席慕蓉、龙应台、张晓风她们这里,我学会从平常生活中发现诗意,学习如何做母亲,如何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时每一分。
所谓爱,不过是持一颗佛心,在凡尘琐事中修行。
亦舒,最早知道她,也是很小很小的时候,在一本盗版的言情小说合集上,看到她一个中篇《南星客》。那个大龄女白领与来自外星的一束游离电波相爱的奇异故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以及前言里对她的定位——寂寞的亦舒。
再读她已是多年之后,因某件事遭受打击的我,偶然看到了《我的前半生》,一部脱胎于鲁迅《伤逝》的小说,就那么敲醒了我,从此改变了人生观。从此明白,这世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没有哪个人能给你想要的东西,一切,不过是独自求圆满。作为女子,要独立——精神独立、情感独立、经济独立;更要坚强,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挫折、失意。
那时就决定,有一句话,永远不会在我的生命里出现,永远不会有那么一天,披头散发歇斯底里地对谁说:“我为你牺牲了这么多,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因为我永远不打算为谁牺牲,会永远做独立的自己,活得精彩,我会尽我的责任,但永远不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系于某一个人身上。对我来说,受人控制是很痛苦的事。与其去取悦迎合别人,来换取既得利益和生活保障,不如努力完善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如同亦舒说的那样,我宁愿“在事业上吃苦,在情感上释放”。
然后是颠倒众生的《玫瑰的故事》,玫瑰的一生,四段情感经历。亦舒不断在探讨,人这一辈子怎样活才是对的,是为爱情燃烧不顾一切,还是选择理智无爱的婚姻?她也在摇摆,她也在困惑,前一段故事里得出结论,后一段故事里却又推翻自己。
我最爱的是《流金岁月》和《我们不是天使》,无关爱情,讲的是几个女子在尘世中的不屈挣扎与奋斗,我爱那样坚韧顽强的生命力,爱那样的智慧洒脱,以及女子之间令人落泪的惺惺相惜和真挚友谊。
要说想象力最奇特的小说,应是《天若有情》。一对感情深厚的老夫少妻,丈夫老死之时,妻子却正当妙龄。妻子执意挽救丈夫性命,请原振侠医生(亦舒笔下经常会出现兄长卫斯理创作的这个人物)为丈夫调整生命基因,让丈夫回到与她同一年龄。不料手术出现差错,丈夫变成幼童。等丈夫成年,妻子又已老去。丈夫再次请求医生为妻子实施这样的手术,同样出现误差。天意弄人,两人几番错失,等将生命基因调整合拍,终于一起回到少年,两人却感觉陌生,不再相爱。等两人重新拍拖,却发现,他们的爱意加深一分,他们就衰老得快一分……“天若有情天亦老”,即是如此。
亦舒讲故事的技术炉火纯青,同时她不断在思索,在探询,“情感”这个命题。与琼瑶的高下之分在于,琼瑶只提供故事,亦舒除了提供精彩的故事,还提供独特的价值观。琼瑶只一味渲染为爱痴狂,模式单一,而亦舒却在情感问题上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地探索,她写尽了情感的林林总总方方面面。
能够以精彩的故事吸引人令人得到愉悦,又能以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改变人,一位成功的作家不外如是。亦舒兄妹在这方面都做得很成功,不只拥有大量读者,还影响了国内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大量写作者们。我接触到的作家和作品里,凡言情,必能看出亦舒的影子;凡悬疑或科幻,十之八九出自卫斯理门下。
以前南海出版公司出的一套亦舒小说我认为是最好的,所选的作品都有代表性,从题材、情节、立意等各方面综合来看,涵盖比较全面。《小玩意》、《人淡如菊》、《烈火》、《香雪海》、《没有月亮的晚上》、《没有季节的都会》、《玫瑰的故事》、《开到荼縻》、《红尘》、《石榴图》、《我们不是天使》、《喜宝》、《异乡人》、《胭脂》、《圆舞》、《我的前半生》、《她比烟花寂寞》、《连环》、《流金岁月》、《天若有情》,若能加上《纵横四海》,讲清末移民加拿大的罗四海等人早期生存创业故事,就更完美。新世界出版公司前两年出的“亦舒新经典”系列不好,那时的亦舒已过了鼎盛时期,开始重复自己,走下坡路。
我留意到,南海出版公司以前出过一些好书,在港台作家作品的引进和推介方面,做得很不错。现在好像在这方面没什么优势了。一方面是因为内地其他出版商们与港台出版社的交流互动加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港台近年来没有出过很有影响力的明星作家了,如同娱乐圈一样。内地近年来类型小说流行读物的出版倒日渐繁荣,涌现了一些优秀的类型小说作家和有特色的作品,向港台版权输出的多。
亦舒笔下多奇女子,却少伟男子,罗四海是一个,难得有男子豪气,及一种粗砺的生命力。我最喜欢亦舒笔下的男主角,却是《心扉的信》里,施恩不望报善良纯粹的侯书苓,可惜,那样完美的男主角,却是同性恋。也许,正因为他的情感取向不同,对女子无所求,才能无私,对女性保持一种纯粹的理解、怜惜、悲悯与欣赏的态度。最爱的女子,是朱锁锁,蒋南荪,苏更生。
亦舒有一种情节模式,是将两个女主角作为对立面来写,一位早早进入婚姻,愿意为家庭美满奉献终身,最终却走向分裂;另一位不相信爱情持独身观念,最终却获得完美爱情。可见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亦舒既持怀疑,也有憧憬。
昨日同一作者谈亦舒,她说,亦舒总是以貌似揭露现实的方式来写童话。我不仅鼓掌叫好,概括得太精辟了。

回想起来,我读过的第一篇言情小说,竟是鲁迅的《伤逝》。那时好像刚上小学,似乎是从叔叔的高中课本上看到的。当时没觉得怎么,后来才发现,它似乎决定了我的爱情观婚姻观。
后来,这个故事反复被人写过,又总能被我看到。仿佛宿命般。
上中学时,读到北村的《伤逝》,女主角也是子君,给我很深的感触,哭得一塌糊涂。隐隐发现自己性格中似乎有类似子君的悲剧性因素,从此下意识逃避和抑制自己性格中这种东西。
工作后,又看到亦舒的《我的前半生》,又是子君和涓生,却给了我脱胎换骨的改变。
同一个命题,三位作家,三种不同的诠释,三种答案,三种结局。

癡情司

不再讓你菇單

Tuesday, November 1, 2011

爱的代价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
  那些为爱所付出的代价,是永远都难忘的啊
  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话,永在我心中,虽然已没有他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
  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这是爱的代价
  也许我偶尔还是会想他,偶尔难免会惦记着他
  就当他是个老朋友啊,也让我心疼,也让我牵挂
  只是我心中不再有火花,让往事都随风去吧
  所有真心的痴心的话,仍在我心中,虽然已没有他

Monday, October 31, 2011

陳奕迅 苦瓜

苦瓜

共你乾杯再舉箸 突然間相看莞爾 盤中透著那味兒
大概今生有些事 是提早都不可以 明白其妙處
就像你當日痛心她回絕一番美意
怎發現你從情劫亦能學懂開解與寬恕
也像我很糾結的公事 此際回頭看 原來並沒有事
﹡真想不到當初我們也討厭吃苦瓜
今天竟吃得出那睿智愈來愈記掛
開始時捱一些苦 栽種絕處的花
幸得艱辛的引路甜蜜不致太寡
青春的快餐只要求快不理哪一家
哪有玩味的空檔來欣賞細緻淡雅
到大悟大徹將虎嚥的昇華 等消化學沏茶 
至共你覺得苦也不太差
下半生竟再開學 入迷的終於醒覺 移走最後的死角
用痛苦烘托歡樂 讓餘甘彰顯險惡 如藝壇傑作
http://www.littleoslo.com/lyc/home/
就像我一直聽香夭從未沾濕眼角
仔細地看神壇裡木紋什麼精巧也不覺
卻在某蕭瑟晚秋深夜 忽爾明瞭了 而黃葉便碎落

做人沒有苦澀可以嗎
真想不到當初我們也討厭吃苦瓜
當睇清世間所有定理又何用再怕
珍惜淡定的心境 苦過後更加清
萬般過去亦無味但有領會留下
今天先記得聽過人說這叫半生瓜
那意味著它的美年輕不會洞察嗎
到大悟大徹將一切都昇華 這一秒坐擁晚霞 
我共你覺得苦也不太差

Sunday, October 9, 2011

finally found: Shelter - Corrinne May 符美云

I know you've been through rough times
Kicked around, thrown to the ground
but you've always been the strong one
So don't tell me that nobody gets you
'cause I'm standing in your corner
Knocking at tour door
You don't have to be alone

Just call my name
Let me be an answer
'cause it hurts me to see you this way
I wanna ease your pain
Help me understand
Let me be your shelter my friend

We share a bond
You and I we belong
We're like coffee and morning trains
You strip my defenses
I catch your pretenses
The same blood runs through our veins
I swore I'd be your lifeline
Made a vow that I'd surround you with love at every milestone
I'll listen when nobody gets you
I'm still standing in your corner
Waiting by your door
You don't have to be alone

Just call my name
Let me be an answer
'cause it hurts me to see you this way
I wanna ease your pain
Help me understand
Let me be your shelter my friend

It was not too long ago
You sought to understand
You helped me mend
Remember when
So promise me you'll

Call my name
Let me be an answer
'cause it hurts me to see you this way
I wanna ease your pain
Help me understand
Let my be your shelter my friend

Saturday, October 1, 2011

分别的海 顧城

我没有渔具
没带沉重的疑虑和枪
我带心去了
我想,到空旷的海上
只要说:爱你
鱼群就会跟着我
游向陆地

Monday, September 26, 2011

金岳霖

柏拉图- 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在所有关于金岳霖的传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是他终生未娶。阐释的版本相当一致:他一直恋着建筑学家、诗人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一九八三年,我跟我的老师陈钟英先生开始着手林徽因诗文首次编纂结集工作。林徽因已于五十年代去世,其文学作品几乎湮没于世。为收集作品,了解作者生平,这年夏天我们到北京访问金岳霖。这时他已八十八高龄,跟他同辈的几位老人说,他有冠心病,几年来,因肺炎住院已是几进几出了。他身体衰弱,行动不便,记性也不佳,一次交谈只能十来分钟,谈长点就睡着了。几年前,在老友们的怂恿催促下,他开始写些回忆文字,但每天只能写百多字。这一年由于体力精力不济,已停笔了。听了这些话,我的心凉了半截。不过,一位熟知他的老太太的话却给了我们一丝希望与鼓舞:“那个老金呀,早年的事情是近代史,现在的事情是古代史。”
  我们找到北京东城区干面胡同金岳霖寓所。进了他的房间,见他深坐在一张低矮宽扶手大沙发里。头上依旧戴着一圈宽檐遮光帽,头顶上露出绺绺白发,架着黑框眼镜。瘦长的双手摊在扶手上,手背上暴起一根根青筋。两脚套着短袜,伸直搁在一张矮凳上。他的听力不佳,对我们进来似乎没有什么反应。我们坐近他身边,对着他耳朵,一字一句地说明来意。我趁陈钟英先生跟他慢慢解释的当儿,打量着屋里的摆设。屋里 右边,一张老式横案桌上摆着一些书,桌边挂着一根手杖,还斜靠着一根拳头粗、一人多高、顶端雕有兽头的漆金权杖,大概是学生们送的。作为哲学界和逻辑学界的权威与泰斗,这根金色的权杖,于他是颇具象征性的礼品。屋子右边,则摆着一个有靠背的坐式马桶。他要靠人扶着就此如厕。这金色的权杖与暗淡的马桶所形成的巨大反差,顿令我感到人生易老,时光无情。 我们对着他耳边问谁了解林徽因的作品时,他显得黯然,用浓重沙哑的喉音缓缓地说:“可惜有些人已经过去了!”我们把一本用毛笔大楷抄录的林徽因诗集给他看,希望从他的回忆里,得到一点诠释的启迪。他轻轻地翻着,回忆道:“林徽因啊,这个人很特别,我常常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好多次她在急,好像做诗她没做出来。有句诗叫什么,哦,好 像叫‘黄水塘的白鸭’,大概后来诗没做成……”慢慢地,他翻到了另 一页,忽然高喊起来:“哎呀,八月的忧愁!”我吃了一惊,怀疑那高八度的惊叹声,竟是从那衰弱的躯体里发出的。只听他接着念下去:“ 哎呀,‘黄水塘里游着白鸭,高粱梗油青的刚过了头……’”他居然一句一句把诗读下去。末了,他扬起头,欣慰地说:“她终于写成了,她终于写成了!”林徽因这首《八月的忧愁》是优美的田园诗,发表于一九三六年,构思当是更早。事隔已半个世纪,金岳霖怎么对第一句记得这么牢?定是他时时关注着林徽因的创作,林徽因酝酿中反复吟咏这第一句,被他熟记心间。我看他慢慢兴奋了起来,兴奋催发了他的记忆与联想,他又断断续续地记起一些诗句,谈起林徽因的写作情况。翻完那本抄录的诗,他连连说:“好事情啊,你们做了一件好事情!你们是从哪儿来的?”我们刚刚告诉过他,是从林徽因家乡福州来的,显然他倏 忽间就忘了。已经谈了十来分钟,他并没瞌睡,我庆幸地看着小录音机 一直在转动着。我们取出一张泛黄的32开大的林徽因照片,问他拍照的 时间背景。他接过手,大概以前从未见过,凝视着,嘴角渐渐往下弯, 像是要哭的样子。他的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梗在那里。他一语不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他才抬起头,像小 孩求情似地对我们说:“给我吧!”我真担心老人犯起犟劲,赶忙反复 解释说,这是从上海林徽因堂妹处借用的,以后翻拍了,一定送他一张。待他听明白后,生怕我们食言或忘了,作拱手状,郑重地说:“那好, 那好,那我先向你们道个谢!”继而,他的眼皮慢慢耷拉下来,累了, 我们便退了出来。
缘起
  很久以来,关于金岳霖对林徽因感情上的依恋我听了不少。林徽因、梁思成夫妇都曾留学美国,加之家学渊源,他们中西文化造诣都很深,在知识界交游也广,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而金岳霖孑然一身,无 牵无挂,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常常是各踞一幢房子的前后进。 偶而不在一地,例如抗战时在昆明、重庆,金岳霖每有休假,总是跑到梁家居住。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这是我早有所闻的。不过,后来看了梁思成的续弦林洙女士的文章,更增添了具体了解。 据她说,一次林徽因哭丧着脸对梁思成说,她苦恼极了,因为自己同时 爱上了两个人,不知如何是好。林徽因对梁思成毫不隐讳,坦诚得如同 小妹求兄长指点迷津一般。梁思成自然矛盾痛苦至极,苦思一夜,比较了金岳霖优于自己的地方,他终于告诉妻子: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 金岳霖,祝他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又原原本本把一切告诉了金岳霖。金岳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诚得令凡人惊异:“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 从那以后,他们三人毫无芥蒂,金岳霖仍旧跟他们毗邻而居,相互间更加信任,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 几天后,我跟陈钟英先生再次访问了金岳霖。进了屋,刚刚跟护理阿姨 寒暄几句,想不到金岳霖闻声竟以相当纯正的福州方言喊我们:“福州人!”我们不胜惊讶。这肯定是当年受林徽因“耳濡目染”的结果。我们的话题自然从林徽因谈起。他讲着他们毗邻而居生活的种种琐事,讲 梁家沙龙谈诗论艺的情况,讲当年出入梁家的新朋旧友。我发现他称赞 人时喜欢竖起大拇指。他夸奖道:“林徽因这个人了不起啊,她写了篇 叫《窗子以外》还是《窗子以内》的文章,还有《在九十九度中》,那完全是反映劳动人民境况的,她的感觉比我们快多了。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在建筑设计上也很有才干,参加过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不要抹杀了她其它方面的创作啊……”讲着,讲着,他声音渐小,渐慢, 断断续续。我们赶紧劝他歇一歇。他闭目养了一会儿神。我们取出另一 张林徽因照片问他。他看了一会儿回忆道:“那是在伦敦照的,那时徐志摩也在伦敦。——哦,忘了告诉你们,我认识林徽因还是通过徐志摩的。”于是,话题转到了徐志摩。徐志摩在伦敦邂逅了才貌双全的林徽 因,不禁为之倾倒,竟然下决心跟发妻离婚,后来追林徽因不成,失意 之下又掉头追求陆小曼。金岳霖谈了自己的感触:“徐志摩是我的老朋友,但我总感到他滑油,油油油,滑滑滑——”我不免有点愕然,他竟说得有点像顺口溜。我拉长耳朵听他讲下去,“当然不是说他滑头。” 经他解释,我们才领会,他是指徐志摩感情放纵,没遮没拦。他接着说:“林徽因被他父亲带回国后,徐志摩又追到北京。临离伦敦时他说了两句话,前面那句忘了,后面是‘销魂今日进燕京’。看,他满脑子林徽因,我觉得他不自量啊。林徽因梁思成早就认识,他们是两小无猜,两小无猜啊。两家又是世交,连政治上也算世交。两人父亲都是研究系的。 徐志摩总是跟着要钻进去,钻也没用!徐志摩不知趣,我很可惜徐志摩这个朋友。”他说:“比较起来,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的结合,结合得好,这也是不容易的啊!”
名人的感情纠葛
  徐志摩、金岳霖、 林徽因、梁思成之间都有过感情纠葛,但行止却大相径庭。徐志摩完全为诗人气质所驱遣,致使狂烈的感情之火烧熔了理智。而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显出一种超脱凡俗的襟怀与品格,这使我想起了柏拉图的那句话:“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后来,我们的话题渐渐转到了林徽因的病和死。他眯缝着眼,坠入沉思, 慢慢地说:“林徽因死在同仁医院,就在过去哈德门的附近。对她的死,我的心情难以描述。对她的评价,可用一句话概括:‘极赞欲何词’啊。”
  林徽因一九五五年去世,时年五十一岁。那年,建筑界正在批判“以梁思成为代表的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林徽因自然脱不了干系。虽然林徽因头上还顶着北京市人大代表等几个头衔,但追悼会的规模和气氛都是有节制的,甚至带上几分冷清。亲朋送的挽联中,金岳霖的别有一种炽热颂赞与激情飞泻的不凡气势。上联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下联是:“万古人间四月天”。此处的“四月天”,取自林徽因一首诗 的题目《你是人间四月天》。这“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艳日、丰硕与富饶。金岳霖“极赞”之意,溢于言表。金岳霖回忆到追悼会时说:“ 追悼会是在贤良寺开的,我很悲哀,我的眼泪没有停过……”他沉默了下来,好像已把一本书翻到了最后一页。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林徽因死后多年,一天金岳霖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林徽因死后金岳霖仍旧独身,我很想了解这一行为背后意识观念层面上的原因。但这纯属隐私,除非他主动说,我不能失礼去问。不过,后来了解到了一件事,却不无收获。有个金岳霖钟爱的学生,突受婚恋挫折打击,萌生了自杀念头。金岳霖多次亲去安慰,苦口婆心地开导,让那学生认识到:恋爱是一个过程,恋爱的结局,结婚或不结婚,只是恋爱过程中一个阶段,因此,恋爱的幸福与否,应从恋爱的全过程来看,而不应仅仅从恋爱的结局来衡量。最后,这个学生从痛不欲生精神危机中 解脱了出来。由是我联想到了金岳霖,对他的终生未娶,幡然产生了新的感悟。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我们编纂好林徽因诗文样本,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送书稿,又再次去拜望金岳霖先生。天已转冷,金岳霖仍旧倚坐在那张大沙发里,腿上加盖了毛毯,显得更清瘦衰弱。我们坐近他身旁,见他每挪动一下身姿都皱一下眉,现出痛楚的样子,看了令人难过。待老人安定一会儿后,我们送他几颗福建水仙花头,还有一张复制的林徽因大照片。他捧着照片,凝视着,脸上的皱纹顿时舒展开了,喃喃自语:“啊,这个太好了!这个太好了!”他似乎又一次跟逝去三十年的林徽因“神会”了;神经又兴奋了起来。坐在这位垂垂老者的身边,你会感到,他虽已衰残病弱,但精神一直有所寄托。他现在跟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一家住在一起。我们不时听到他提高嗓门喊保姆:“从诫几时回来啊?”隔一会儿又亲昵地问:“从诫回来没有?”他的心境和情绪,没有独身老人的孤独常态。他对我们说:“过去我和梁思成林徽因住在北总布胡同,现在我和梁从诫住在一起。” 我听从诫夫人叫他时都是称“金爸”。梁家后人以尊父之礼相待,难怪他不时显出一种欣慰的神情。看着瘦骨嶙峋、已经衰老的金岳霖,我们想,见到他实不容易,趁他记忆尚清楚时交谈更不容易。于是取出编好的林徽因诗文样本请他过目。金岳霖摩挲着,爱不释手。陈钟英先生趁机凑近他耳边问,可否请他为 文集写篇东西附于书中。然而,金岳霖金口迟迟不开。等待着,等待着,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我担心地看着录音磁带一圈又一圈地空转过去。我无法讲清当时他的表情,只能感觉到,半个世纪的情感风云在他脸上急剧蒸腾翻滚。终于,他一字一顿、毫不含糊地告诉我们: “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了一下,显得更加神圣与庄重,“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垂下了头,沉默了。林徽因早已作古,对一切都不会感知了。但金岳霖仍要深藏心曲,要跟林徽因直接倾诉。大概,那是寄望大去之日后在另一个世界里两个灵魂的对语吧。啊,此情只应天上有,今闻竟在人世间。我想,林徽因若在 天有灵,定当感念涕零,泪洒江天! 第二年的一天,偶然听到广播,好像说金岳霖去世,顿感怅然。找来报纸核对,几行黑字攫住了我的心。也许是天意吧。林徽因一九五五年去世,因其参加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有贡献,建坟立碑,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二墓区。梁思成文革中含冤去世,文革后平反,因其生前是全国人大常委,骨灰安放于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用骨灰堂,跟林徽因墓只一箭之遥。最后去世的金岳霖,骨灰也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他们三个,在另一个世界里,又毗邻而居了。金岳霖从人间带去的话,终有机会跟林徽因说了

八月的忧愁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
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
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
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
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
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
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
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
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
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
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

同济校网: 蓄势待时,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吴启迪给我们的启迪

凡是渴望成功的人无不渴望机遇之神的青睐。然而,当机遇没有来到的时候,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怨天尤人?消极等待?还是韬光养晦、蓄势待时。俗语常说:“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对于追求成功的人来说,一飞冲天和一鸣惊人的情景实在是成功的极至,怎样才能获得这样的荣耀呢?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静候机遇的到来,然后迅猛出击,奋起拼搏。
1995年,对于上海同济大学来讲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同济大学88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写下了女校长的名字: 吴启迪―第一位民主推举的惟一的最年轻的女校长。然而,这一切对于吴启迪本人来说,却并不出乎意料,似乎一切都早已尽在意料之中。让我们回头看一看吴启迪的成长道路,我们就会知道蓄势待时在一个人的成功之路上有多么重要。
从小到大,吴启迪从来没有刻意追求过机遇,但她一直在为机遇的到来做着准备。30多年前,吴启迪就读于上海市位育中学,那时她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还很注意锻炼身体,运动场上常常能见到吴启迪的身影。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爬山、游泳,她样样都行。学校有大型活动,她不仅积极参与,还经常做组织者。
1965年,吴启迪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无线电学系。这一切似乎都是顺理成章的,命运女神向吴启迪绽开了笑脸。无奈的是,刚刚入校才9个月,“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学习被迫中断。吴启迪被分配到云南电讯器材厂,成了一名工人。
和她一同分去的,还有很多大学生。有的人开始抱怨自己的命不好,明明是个大学生,一夜之间成了工人。也有的人开始想方设法托门子,找路子,希望能离开这个“鬼地方”。吴启迪没有埋怨什么,她懂得蓄势待时的道理。她知道追求成功需要恰当地掌握节奏,时机没有来临的时候就全力出击,只能是无谓的浪费,这个时候需要为成功做准备,需要等候爆发的时刻。于是,从小具有责任心、干事就要干到最好的吴启迪,默默无闻地干了起来。从焊管子开始到担任团小组长、车间负责人、工会委员、技术员,从分管计划生育到分房到处理职工打架,她样样都干得有滋有味,相当出色。这段生活对吴启迪日后成为大学校长,处理各种矛盾,组织各种活动有着极大的帮助。
生活中的强者,总是善于发现自己的不完善。吴启迪深感知识的重要,决心把失去的时间和清华大学3年的功课空白补回来。那时候,一切还都百废待兴,人们根本不知道未来的路应该怎样走,也不知道是否还有再上大学的机会。但吴启迪相信,要想成功,就不能坐等机遇到来,而是必须不断积累,增强实力。吴启迪和丈夫一起相互鼓励,开始了漫长寂寞的读书苦旅。当人们在晚风中纳凉的时候,当人们悠闲地谈天说地的时候,当人们已经甜甜地进入梦乡的时候,他们始终在寂寞而顽强地学习着。
1978年实在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头。高考制度恢复了,吴启迪的勤奋苦学终于得到了检验的机会。这一年,她和丈夫一起重新考进了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毕业后,吴启迪仍然不满足现有的知识结构,她决定攻读博士学位。于是,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电子工程系常常可以看到一位中国女学者的身影。面前依然是困难重重,吴启迪没有学过德文,这难不倒她,她开始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从头学起。因为她始终记得: 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蓄势待时。当人们阖家团圆的时候,她正在异国的土地上发奋地学习。她的精神和态度感动了身边的人,人们称赞她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
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她撰写的博士论文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填补理论与实践间鸿沟的非常成功的结果” ,是对控制理论“有意义的创造贡献”,曾被美国工程索引检索,被德国刊物多次引用。她获得了苏黎世理工学院颁发的第一个女博士证书。
回国以后,她用学到的知识回报同济大学。她认真地做着每一项工作,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每一个职位,每一份工作,她都做得全力以赴、任劳任怨。1995年,她被大家推上了校长的位子。
有人说: 吴启迪的命太好了,什么好事都让她赶上了。她本该1966年高中毕业,可她偏偏考上了位育中学,这是当时上海市仅有的3所5年制试点中学之一,她因此而搭上了“文革”前的末班车,幸运地考进了清华大学;恢复高考以后,已经是7岁孩子母亲的她竟然又潇洒地“杀”回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80年代初,难得的一个出国深造机会又落在她的头上;当全国高校民主推荐校长在同济大学搞试点时,她又幸运地成为全国第一位民主推选的校长。吴启迪的机遇是不是太好了?”
吴启迪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她说:“假如我自己主动去抓机遇,也可能我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但我总是争取把事情做得好些,不断积累自己的力量,等待机遇的来临。也许这些事情做好了,机遇来了,我正好赶上。应该讲,我很少考虑机遇,我只是一心一意做好当前的事情。比如,上学的时候力争做一个好学生,在工厂时争取当个好工人、好干部,感觉知识没有学够时,就争分夺秒补充自己,在学校里也努力做个好教师、好校长……
是啊,也许吴启迪运气好的原因就在这里。对于懂得蓄势待时的人,机遇女神当然愿意随时拜访她。
青年朋友们不妨从现在做起,积蓄力量,等待展示才华的机会!

Tuesday, September 20, 2011

忘了忘不了/

她 不一样的我





这一刻原来自己没法一样
海阔天高已经超过了想像
愿每天悠然自得觅我的新方向
可不可以共处欣赏
这一刻原来自己没法一样
不再拖 拖欠日久未付清的账
愿每天悠然自得觅我的新方向
从开始 为昨日摔倒今天要赶上

Zineng

我不知道具体情况,但你给我的描述里都是带有很浓烈的“被状况牵着走”的感觉

你也没有义务保证别人的快乐,你的快乐有最高级别的priority

我觉得这两年你变得脆弱了,或者说心理上懒惰了

就算生活让身体疲劳了,但心理还是自己说了算的,除了自己没有什么别的东西能让自己的心理变得疲劳。


你失去了很多心理上的活力,你少了很多have fun的瞬间,就算是很简单的瞬间,路上的一睹风景,洗澡间出来后的一阵凉风。

不要太多地把责任推给生活,很大程度上还是你自己的行为。想想要是以前的你面对现在的生活,被磨平的肯定不是你的棱角而是生活的棱角。你的武器还在,只是一直都没有再拿出来挥动而已,以至于自己都忘了,以为自己一直以来都是赤手空拳的,天天被生活揍个鼻青脸肿。

说个秘密,我以前是觉得你很厉害的感觉,好多事情都会去做,我连参加个社团都是犹犹豫豫的,你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我的榜样来着。

现在我也很天不怕地不怕了,如果有个去地球另一端的活动,引发了我的一点点兴趣,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报名了,我一直觉得自己有点你的风范了。

有时候明白了不代表解决了,明白了但是不去动手,还是那个样子,惰性还在,问题还在。要有人从后面推一把,宇宙的第一原始力

我喜欢以前那个能随意掌控自己的你
你给自己背了好多包袱,口袋里还揣了好多托辞


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在你的前21年人生里,你还是个nobody

你还没有成为贡献者,没有一个人要靠你来维持生活,你还没有什么造福人类的影响力。

就算你身上的包袱全部都失手掉落了,地球照样转,你还是那个nobody,也没有别人的生活会因此遭殃。

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输的,你还是个0,也去不了负数(别再想那些违法行为,自杀在新加坡也是违法的),你只会往上升,你没有任何风险,这个才应该是推动你大胆尝试的最重要基础。

慢慢站起来,第一步先要遵从自己的原始欲望,无论是觉得太自私的或对不起他人的,第一步要先对的起自己

又不是心理学理论课,全部背下来也不会让你拿满分的,我也不是圣子,代言不了真理。所有事情都还是看你的行动。
洗干净脸和脑子,安心睡觉

Monday, September 12, 2011

点解

贻君:
虽然不是很喜欢黎小军和李翘之间的故事,但是豹哥的米老鼠真的印象深刻,然后是从这部电影的那个场景开始喜欢《再见,我的爱人》

可能是这两个主角身上的一些缺陷我不太喜欢吧,然后就是他俩的关系中我感觉不到太多爱情的味道。。。

哦。。太久以前看的不太记得了。。。总之没事不要看令人郁闷的电影~~

我是觉得他们的爱情不纯粹,和现实的腥气掺杂在一起,让我觉得不舒服。。尤其是这几次经历下来,我现在非常渴望纯粹的爱情,像荆棘鸟中那样的,发自肺腑的,纯粹的,坚贞的那种

是不容易,所以才值得追求嘛~~我发现,真的是不能将就,一定要是最舒服,最自然,最随心的状态才好,我相信这样一份感情绝对值得像追求斯坦福学位一样追求~~

:因为一无所有,只能有追求了~~因为曾经失去,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渴望

掸去现实的尘埃,看看内心最原始最本真的渴望,那才是我们一生所求

哥哥:
其实别想太多了,只要知道自己心在哪里,在做什么,有的底线就好

别乱想啊,人嘛,为理想为事业,难免暂时搁浅,但都有归宿的了,加油啊

Saturday, September 10, 2011

包容

没有完美,每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若真心与人相处,就多想想他的好处,求大同存小异吧。

想你包容心比一般女子强,定会把握好方向,穿越二人世界磨合之艰难,向着心之所想慢慢靠近。切记!来之不易,才不易失去。

Saturday, September 3, 2011

别烦心

" 别烦心,努力做好自己的角色,该放手的还得放手,是好是坏留给日后评判“

Tuesday, August 30, 2011

再次写下 我要这是最后一次 最后一次 最后一次!

克服拖延症!
强大内心!
自制力 自控力!
潜心高效!
时间管理!
平日积累!
看进去找兴趣!
不逃避!
不消极!
为我们!
重回坚毅自我!
毅力!好习惯!养成!勤!不骄不娇!不刻意放大情绪! 不良情绪靠边站!不管!投入 自然不见踪影!
勇敢不懦弱!
不虚无!不空洞!不虚荣!不演戏不假!
不矫情!不嗔癫!不痴傻!与情绪无关!!!!!!
明理!

谦 逊!
定力!
意志力!
走进去!!
不悔!!!

Sunday, August 28, 2011

Good-Bye

鸽子要飞了 这一片村落
有它曾亲吻的长长的河
河水为再见 唱起了歌

叶子要落了 枝桠在看着
我会明白它要流出泪了
就像我的脸 看时光渐远
时光穿越最远的山巅
明天 去哪里
我问它 最后在哪里

我的云彩 我的尘埃
总是散开最后全都回来
我的等待 我的每一滴泪 光阴里晕开

爱 澎湃到苍白
是它的常态 平静Good-Bye
望着它 最后去哪里
有一天 还会 遇见你

门已经开了 通往明天的
每个欢乐痛苦都召唤我
遥远的前边 会有什么

结果残破的 都曾闪亮过
哪怕在时光里最终蹉跎
所有人的脸 放手或眷恋
总会全部都交给时间
明天 去哪里
我问它 最后在哪里

我的船摆 我的沧海
总是离开最后全都回来
我的坦白 我的每一滴泪 笑容里绽开

爱 澎湃到苍白
是它的常态 平静Good-Bye
望着它 最后去哪里
有一天 还会 遇见你

Wednesday, August 24, 2011

无为尊严

真心相爱,拥有爱,是最重要的事;两个人,无所谓自尊、骄傲,彼此疼惜,今生足已

Sunday, August 21, 2011

自尊常常把人拖着,让爱都走曲折

自尊常常把人拖着,让爱都走曲折

在路上

要么旅行, 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Saturday, August 20, 2011

对不起 谢谢

耳边响起,想起你


纯白无瑕温柔芬芳
你洗的衣服有你的模样
满身是汗脱了又穿
你常笑我脏男人难免啊
那种稀松平常的对白已不再
我爱你好爱你
对不起谢谢
套上手中那只戒
我恨你好恨你
对不起谢谢
嘲笑我有多狼狈
你的善良我的倔强
我们的小孩会像谁模样
常常在想几年之外
长睫毛女孩单眼皮男孩
曾经近在咫尺的未来已天涯
我爱你好爱你
对不起谢谢
脑中住着你的脸
我恨你好恨你
对不起谢谢
孤独刺着我的背
我爱你好爱你
对不起谢谢
脑中住着你的脸
我恨你好恨你
对不起谢谢
孤独刺着我的背

Monday, August 15, 2011

安可

更多 更多 快乐也是附和
但我们 习惯安可
一直在重播 过去比未知可靠的多

爱过不该被爱的 不爱应该被爱的
我们却相遇了 多难得 等这么久没白过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那问题像一首旧歌
空气里 你心底是否勇气更多

再多 但时间不许可
该要走了 不少不多
留住一点什么 一直都思念 从此伴和

转载来自 ※Mojim.com 魔镜歌词网
爱过不该被爱的 不爱应该被爱的
我们却相遇了 多难得 所以真的舍不得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那问题像一首旧歌
空气里 你心底是否勇气更多

承不承认 就算很残忍
在最美一刻 按快门 才能去定格 相对的永恒

爱过不该被爱的 不爱应该被爱的
我们却相遇了 多难得 所以真的舍不得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先不急不用回答我
只要你会因为这样记得我 这刹那 爱我

Sunday, July 24, 2011

"想念她"

不经意从网上别人的空间,看到她在“国大”的生活照片。曾想把这些照片冲洗了,再见面拿出来,给她个惊喜......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知道她在立足的地方,勤奋并快乐地求生存,想念与牵挂不应再有儿女情长的泪花,而应是满心欢喜地期待。

精神上相互依靠,生活上相互照顾,从不彼此拖累,盼望着短暂相聚,欣赏欣慰着彼此的改变。

如此,想念她。

Wednesday, July 13, 2011

一直没看懂的 今恍然 - 青蛇

词曲 黄沾,编曲雷颂德

人生如此,
浮生如斯,
缘生缘死,
谁知,谁知?
情终情始,
情真情痴,
何许?何处?
情之至!

半冷半暖秋天 熨帖在你身边
  静静看着流光飞舞
  那风中一片片红叶 惹心中一片绵绵
  半醉半醒之间 再忍笑眼千千
  就让我像云中飘雪
  用冰清轻轻吻人脸 带出一波一浪的缠绵
  留人间多少爱 迎浮生千重变
  跟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像柳丝像春风 伴着你过春天
  就让你埋首烟波里
  放出心中一切狂热
  抱一身春雨绵绵


半冷半暖的秋静静烫贴身边
  默默看着流光飞舞
  晚风中几片红叶惹得身心酥软绵绵
  半醉半醒之间认认笑眼千千
  就让我像云端飘雪
  以冰清轻轻吻面带出一波一波缠绵
  留人间几回爱迎浮生千重变
  与有情人做快乐事未问是劫是缘
  似柳也似春风伴着你过春天
  就让你埋首烟波里
  放出心底狂热抱一身春雨绵绵

Wednesday, July 6, 2011

可不可

sammi 唱;林夕词:eason曲

无时无日都起誓 你会嫌贵
无穷沉重的生命 你会放低
海誓 纯属一种手势 多于一切
山盟 全为了制造奴隶
答应我永远都只可听见
萧邦写过的歌
答应我永不软弱或难过
答应我永远都只可嘴嚼
不需消化的乳果
告诉我信过的信念未曾破
可不可 可不可
#毫无遗憾的喜剧 哪会传世
毫无余地的悲剧 却太彻底
海誓 难道可将一切 清楚估计
山盟 难道够宇宙华丽
@答应我永远都装束不变
青春不老可以么
答应我永远不软弱或难过
告诉我永远都轻松开朗
温馨亲切可以么
告诉我信过的信念未曾破

可不可 可不可
毫无难度的欢乐 你会嫌弃
毫无疑问的失落 你会记起

Sunday, July 3, 2011

voyage:坚定




循着幸福
我们将踏上这段旅途
看 你的笑容多么好看

那些美丽而梦幻易碎的日子
苏醒了 不再褪色

在海面灼烧着耀眼光芒的季节
或在雪花片片舞动的季节

不论何时我回望
你就在那里

为了寻找幸福
我们将要踏上这段旅途
或许
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不愈伤痕的旅人
看 我们的笑容多么好看

忘了曾多少次迷途
而每次都有双温暖的手
伸向我
那是你

到了这段漫长旅途的尽头
我们将会想着什么

或许
每个人都是为寻爱彷徨的旅人
让我们一起走
直到疲惫困倦
再一起睡着

Wednesday, June 29, 2011

岁月神偷 再感

你说你看完这个电影,你好像突然一下觉得题目好像不太对,不过你又想了一想,岁月神偷,偷走了什么?

岁月似乎把我们过去美好的和不美好的都偷走了。不过20多岁,可是已经被偷走了好多了。你说,12年前,爷爷走了,岁月已经偷走了你当年的悲伤。幼儿园时候,你想做警察,小学时候,你想做科学家,如今,你曾经的理想都被岁月偷走了。对的,确定的,不可免的,总有一天我们的亲人们,还有我们自己都会被岁月偷走。

你也突然想到,也许有一天,你我的感情也会被偷走。当我决定和他走下去,你我之间的联系,感情注定会越来越淡,甚至消失。岁月会偷走你我之间的许多,曾经的礼物,曾经的欢笑,曾经的回忆。不过你不想让他们被偷走,你说过你会仔细地保管这些属于我们的最美好的东西,因为你知道如果不好好保管,总有一天岁月会把他们偷走。

今天 当我把你的火车卡寄走了,注销了,好像断去了和你唯一的关联的线,以后再找不到可以大方联系的什么什么借口。也好,岁月作用其中。

岁月正验证着这一切,虽然真情永远有效,各自命运路途却过期不候,会被偷走的都会走。电影里的奶奶说,你把所有喜欢的东西扔进苦海里,把苦海填满,就会和亲人爱人团聚。 换句话说,总有一天人会要用欲望去换取感情。可是欲望和感情本身就貌似难以识别,很难说的清楚,那时迸发的是什么,不必追究,反正真切发生过的一定有效,这也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最美好的和最残酷的。是不是 只有当我们把年少的欲望 沉进苦海里,正如抛下岁月偷走的东西,在各自命途 走过“一步难,一步佳”,我们才能获得岁月最丰盈的馈赠 - 剔透的感情和幸福的团聚,岁月神偷也无可奈何。 这偷不走的愈发晶莹的 存在吗?而存在与否的问题,不容我们讨论,或说有神,或说有命,或说冥冥之中。选择的问题,也大概归于此类。倘若仍为选择题心意难平,尽可以游说自己,岁月中的生活里的幸福注定了不完美,真正完美结局于最高潮处戛然而止至封存永恒的只在悲剧,这完美,我不敢,你不要。

既已选了我的路,你不是领路人,曾刻骨的痛楚,再自大的所谓选择,多少被动意味多于主动,所以或说命途,我在我的命途上,我任凭岁月偷走那些自然会被偷走的,可我依然听得见你说:等你拿金牌回来。希望届时,我已经把占用你金牌的欲望沉到海底了,让那些都被岁月偷走吧,千万冲洗后仅剩下单纯感情相聚。

你告诉我的:如果好好保管,亲情和爱情是偷不走的。 对的,从岁月风蚀雨打中凝结下来 偷不走 移不动的 就是 情,无欲的情

好吧,都说我太理想主义了,太虚幻不切实了。老大问,你见过彩虹的倒影吗? 老大说,不过很少很少才会看到两条彩虹的,有时,很多年都见不到一次。我们会不会有幸等到?那个伟大的女人说,做人,总要信。

对哦,影片最后,“ 天边同时出现了两道彩虹,这七彩的折射倒影,无非就是人生最好的愿望”

人生纵使悲喜无常, 总要信!

岁月神偷


看完这个电影,突然一下觉得题目好像不太对,不过又想了一想,岁月神偷,偷走了什么?

岁月似乎把我过去美好的和不美好的都偷走了。我才20岁,可是已经被偷走了好多了。12年前,爷爷走了,岁月已经偷走了我当年的悲伤。幼儿园时候,我想做警察,小学时候,我想做科学家,如今,我曾经的理想都被岁月偷走了。总有一天我的亲人们,还有我自己都会被岁月偷走。
我突然想到,也许有一天,我们的感情也会被偷走。如果你决定和chris走下去,我们之间的联系,感情注定会越来越淡,甚至消失。岁月会偷走我们之间的许多,曾经的礼物,曾经的欢笑,曾经的回忆。不过我不想让他们被偷走,我会仔细地保管这些属于我的最美好的东西,因为我知道如果不好好保管,总有一天岁月会把他们偷走。

无论你选他还是选我,我想告诉你:等我拿金牌回来
我还想告诉你:如果好好保管,亲情和爱情是偷不走的

Tuesday, June 28, 2011

情感缺失症

张柏芝和谢霆锋都是苦孩子,谁也别嫌弃谁。
谢霆锋如同他的长子lucas,一出生就被视为可持续再生资源,注定是家里未来的摇钱树,刚一成年就签了英皇的“卖身契”,要替风流贪玩的父亲谢贤还债,一家老小早就习惯锦衣玉食,囊中羞涩也要撑足门面,所以谢霆锋必须拼命开工维持这个香港最著名明星家庭的体面。
张柏芝,有一个不争气的帮派老爸,据传老爸得罪道中人,遭遇“追杀令”,张柏芝想的办法也是“卖身”娱乐圈,靠着上帝赐予的外貌和灵气,救了老爸一命,也同样维持全家的开销用度。
本来,阶级兄弟应该互爱互敬,惺惺相惜,不浪费天赋,也不糟蹋资本。可是,现在两人传出离婚消息,让人感叹,苦孩子何必为难苦孩子?初想不通,细想却只能感叹世态炎凉,特别是在娱乐圈更是人心脆弱。
谢霆锋和张柏芝从外貌和天赋来说都可谓香港娱乐圈的人中龙凤,但自从入行之后,他们就不再属于父母,而是属于这个庞大的娱乐异形,不但时间不是自己的,连身体也不是。张柏芝的“艳照门”不能仅仅视为荒唐少年的性游戏,背后必然是拿性作为扎根娱乐圈的筹码,她必然懂的,做与不做的区别在哪里?谢霆锋也未必单纯,他何尝没有多次主动或者被动利用过绯闻或者恋爱关系博出位。
正因为种种的无奈和被迫,使得娱乐圈的孩子们更加缺乏安全,患上了严重的情感缺失症,仿佛抽风,一开始总以为用不管不顾的热恋来刺激生命力,并且催眠自己,我们一定深深爱,并且永不分开,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爱情。可时间一长,爱情总不能做面包,也不能做头版新闻,更不能做片酬和广告代言费吧,那些货真价实的利益是激动之后最能够让他们稍安勿躁的镇定剂。所以,张柏芝与谢霆锋的离婚新闻闹到现在,“钱”这个字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我相信,谢霆锋一定能够原谅张柏芝的“艳照门”,因为他是圈中泡大的孩子,难道还不知道“性”的价值。我也相信,他一定能够原谅张柏芝与陈冠希(微博)合影,如果为了一张薄面,当初他就不会允许张柏芝一副哭态地在电视访问中控诉陈冠希假慈悲,我注意到张柏芝穿上了某品牌的最新款外套。
谢霆锋不能原谅的或许就是张柏芝母凭子贵,开始要求在谢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产业支配权。张柏芝没有安全感,谢霆锋同样没有,即便睡了一张床,生了两个仔,但心里总怀疑对方的诚意,总担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将会成为浮云掠过。这就是情感缺失症病入膏肓的状态,虽然渴望爱,但最终发现爱没用,只能去索求更多物质上的保护。
香港娱乐圈的一对璧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圈子大多数爱情的结局只能是利益关系,暧昧、纠结、挣扎,最终妥协。此刻,两人的不快和争吵,也许说明他们还有爱,如果彻底冷静并且现实起来,那就有两种结局,扮演一世恩爱的夫妻,永远光鲜,或者彻底分开,寻找下一个情感的寄托者,带着不可避免的病症。

原来是 收割

最后一次收割对方,从此仇深似海。在结仇,老死不相往来,在旁人面前不谈不回应不点评之前,浓厚的“恨”意之前,还能想到去收割对方,该是多么刻骨的情感,不管是收割你的钱财,还是汗液、眼泪,抑或收割最后的手机铃声——那都证明你们曾经紧密相连过。

Friday, June 17, 2011

Life—— Sarojini Naidu ( yanzi)

CHILDREN, ye have not lived, to you it seems
Life is a lovely stalactite of dreams,
Or carnival of careless joys that leap
About your hearts like billows on the deep
In flames of amber and of amethyst.


Children, ye have not lived, ye but exist
Till some resistless hour shall rise and move
Your hearts to wake and hunger after love,
And thirst with passionate longing for the things
That burn your brows with blood-red sufferings.


Till ye have battled with great grief and fears,
And borne the conflict of dream-shattering years,
Wounded with fierce desire and worn with strife,
Children, ye have not lived: for this is life.

中国徒步旅游24条精彩线路

1. 峡谷柔情 生死墨脱(西藏)






【6月初~10月中旬是全年能徒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时间。10月以后由于大雪,墨脱会封山至来年6月,不能进出,8~9月是雅鲁藏布江漂流的最佳时间,10月是进入墨脱的最好季节,此时蚂蝗和蛇类较少,雨季也刚刚结束】


  墨脱有如孤岛一般,但她山林翠竹烟云缭绕又如世外桃园一般,默默无闻、偏远僻静,连公路都没有;可无论如何好是如此的名扬四海:南迦巴瓦峰、加拉白垒峰……雅鲁藏布江随意的转了一个弯,就迷醉了所有的世人。走进浩如烟海的丛林深处,体会最原始的欲望,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命。走一次墨脱,体会生与死的距离;看一眼大峡谷,知悉大自然原如此多情!

  简介:

  1、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怀抱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高山峻岭,冰封雪冻,它劈开青藏高原与印度洋水汽交往的山地屏障,像一条长长的湿舌,向高原内部源源不断输送水汽,使青藏高原东南部由此成为一片绿色世界。大峡谷最深处达5382米、长达496.3公里,江水平均流量达4425立方米/秒,江水流速高达16米/秒、水流湍急,跌水相连。大峡谷最低处海拔仅有155米。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受印度样暖湿气流的影响,大峡谷南段年降水量高达4000毫米,北段也在1500-200O毫米之间。故整个大峡谷地区异常湿润、布满了郁密的森林,形成了世界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最为奇特的是她在东喜马拉雅山脉尾,由东西走向突然南折,沿东喜马拉雅山脉南斜面夺路而下,注入印度洋,形成世界上最为奇特的马蹄形的大拐弯。

  2、墨脱:墨脱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前流经我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也是西藏东南部最为偏远的一个县、也是全国惟一一个不通公路的县。

  由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环境恶劣、灾害频繁,构成人们很难跨越的屏障和鸿沟,使墨脱成了高原上的“孤岛”,远离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更被外界传为一个神秘之地、被佛教徒们称为“白隅白马岗”,意为“隐秘的莲花圣地”。

  3、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海拨7782米,位于雅江大峡谷内侧,东经95.O、北纬29.6处,是世界第十五高峰。南迦巴瓦,藏语意为“雪电如火燃烧”,另—意为“直刺天空的长矛”。山体以片麻岩为主。它主要有三条山脊,西北山脊,东北山脊和南山脊。东北山脊蜿蜒约30KM,直抵雅鲁藏布江岸;南山脊处是海拔7043M的乃彭峰,西北山脊线上突出着海拔6936M、7146M的两座雪峰。坡壁上基岩裸露,残留着道道雪崩侵蚀后的沟溜槽,峡谷之中又布满了巨大的冰川。

  4、加拉白垒峰:加拉白垒峰海拔7734米,位于雅江大峡谷外侧东经95.0、北纬19.8处,与南迦瓦峰相距20公里隔江对峙。走向为东西弧形排列、多为险壁悬崖,山谷中发育着数十条冰川。其顶部比较平展,常年被冰雪覆盖,地势陡峭,雪崩十分频繁。

2。用身体丈量土地——冈仁布钦






一座坚定信仰的神灵之山,在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里,无数的信徒渴望在此得到神的眷顾。转山,不需要语言,那是要用双脚付出的虔诚。

   简介:

在藏语里,“冈仁布钦”是神灵之山,雪山之宝的意思。她坐落于西藏阿里高原的普兰县境内、海拔6638米、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峰形似金字塔。四壁非常对称,由南面望去可见到她著名的标志: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构成的佛教“+”字符号(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在她的南面,遥遥相对的是纳木那尼、两座雪峰之间是明镜般的玛旁雍措和风云变幻的拉昂措。她在属于好的世界里发育着25O多条冰川、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孕育出恒河、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是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源头。


  3.亲近藏北草原——徒步楚布寺-羊八井(西藏)





  很早很早以前,藏北草原就流传过这样一一句话:过了西边西亚尔、俄亚尔,过了东边的嘎尔、玛尔、占木拉,地方没有名字,人不分贫富贵贱。那里至今依然保持着浓厚的神秘色彩。进入这片土地,就会发现它的真面目——这里是一片充满生命活力的神奇世界。

  简介:

  1、羌塘:通常叫藏北草原,但它在藏语中的意思更富于想像力,叫做“北方的空地”,其面积大约60万平方公里,占西藏总面积的一半。在这块大得令人难以想像的空地上,数千年来始终充满神秘的梦幻。如今,保护羌塘草原包括鸟类在内的珍稀动物,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国策。羌塘已经在1993年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自然保护区,打击盗猎犯罪分子也成为政府重要工作。纳木措湖的鸟儿们可以和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世界珍稀动物—样,充分享受在“北方的空地”上自由飞翔嬉戏的空间。这不仅是藏北野生动物们的幸运,也是我们人类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幸运。

  2、楚布寺:海拔4300米,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西北的楚布河上游,距拉萨西郊70公里。楚布寺规模庞大的建筑群以大殿为中心进行分布,共包括经堂、佛堂、护法殿、佛学院、按宗修习院、活佛私邸、憎舍、讲经台等建筑。该寺目前有憎侣300余人。楚布寺拥有大量稀世文物,值得一提的有:江浦寺建寺碑,现位于楚布寺大殿内,高约两米半,宽约半米,上刻古藏文,该碑对研究吐蕃时期政治、经济、宗教等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空住佛,是楚布寺镇寺之宝,是第八世噶玛巴为纪念其上师而塑造的银像。传说银像塑成之后竟自动悬浮空中达七天之久,故有空住佛之说;楚布拉千,“拉千”即大佛之意,高约6米,传说为二世噶玛巴所铸;十六世噶玛巴舍利子,十六世噶冯巴于1981年于国外圆寂后火化而得舍利子,其中—腿骨舍利子由珠本仁波切活佛带回楚布寺。该舍利子几年后自现四分之一厘米高的佛像。此外,玛恰噶拉石刻塑像、米拉日巴曾用过的钵、都松钦巴的憎帽等都是楚布寺弥足珍贵的宝物。

  3、羊八井:“你初到羌塘,寂寞寒冷会使你惆怅;一旦投入她的怀抱,草原变成温暖的家。”这就是羊八井带结你的。藏语里,“羌塘”意思是“北方的草原”。地热,这种存在于地球中的巨大热能一旦从地表喷涌而出,就成了人类的宝贵财富。这是一片方圆四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在70年代,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工作就已经开始。羊八并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91.3公里的当雄县境内。热田地势平坦,海拔4300米南北两侧的山峰均在海拔5500—6000米以上,山峰发育着现代冰川,藏布曲的流经热田,河水温度年平均为5℃,当地年平均气温2.5℃,大气压力年平均为O.06兆。附近一带经济以牧业为主,兼有少量农业。青藏、中尼两条公路干线分别从热田的东部和北部通过,交通较为方便。如今的羊八井地热区.已经从几间简陋的厂房逐渐发展成一座小镇,商店、饭店、宾馆一应俱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羊八井再度引起世人的瞩目。



   4.跨越天山——车师古道(新疆)



走进他,也就走进了历史。走在一条跨越天山南北的古道上,似乎,你的耳边会传来喃喃的低语声,仿佛历尽沧桑的老者,在给你讲述着车师王国的兴衰,当古道今日往昔的一幕幕,如画的呈现在眼前,不由自主的你会兴奋、低落既而万事感伤……岁月原本无情!时间必将逝去,生命也终会消亡。徒步的行路者呀!也许,身后那一串长长的脚印,不仅留在古道上,也留在心灵深处,更留在房屋的随风往事中!

  简介:

  早在西汉时期,西域的车师国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位于博格达以南,其都城驻吐鲁番的交河故城;后部位于薄格达以北,王庭在今吉木萨尔县城北的北庭古城。当年车师前、后国的商贸交易、信息传递、消夏越冬,通常是由吐鲁番越过天山石窑于达板(琼达坂)到吉木萨尔的。这是一条跨越天山的南北古道,后人称之为车师古道。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商旅和军队出南疆跨越东部天山进入北疆,虽有多条可以通行的山路,但最方便的还是车师古道。据《西州图经》记载:“古道出交河县界,至西北,向柳谷,通庭州四百五十里,足水草,唯通人马。”这条南北向山道比绕道乌鲁木齐缩短里程将近一半,可少走170多公里路程,沿途驿站甚多,交通相当繁忙。该道到清代仍有商贾往来。由于山上南北气候差异悬殊,小麦开镰南早北迟,故贫苦牧民往来打短工者曾络绎于途。直到今日,吐鲁番和吉木萨尔两地的小商贩,也偶而骑着毛驴经此古道贩卖时鲜果品者,吐鲁番地区牲畜转场到言木萨尔还是经由该道。

  此古道南北双方向均可穿越。从天山南坡吐鲁番到北坡言木萨尔县交通较为方便。可以从乌鲁木齐乘车抵达吐鲁番五星牧场的石窑子,然后徒步进山、翻越海拔3400米的琼达扳,进入古木萨尔县境内的天山北坡高山牧场,穿过六道桥抵达泉子街乡,乘班车到达言木萨尔县,再换乘班车返回乌鲁木齐。

  反过来,从乌鲁木齐乘班车到吉木萨尔县、租车直接到泉子衔的进山口,然后徒步进山,翻越琼达板到石窑子牧场,乘预先接应的车[石窑子是一个牧场接待站,不通班车)返回乌鲁木齐。“车师古道”的山地路程约5O多公里,平均海拔均在2500米左右。

  车师古道探奇之旅,沿途有“车师古道十景”可供重点观赏。由雨向北依次出现的十景是:

  1、“石窑孔道”(指琼达扳南侧宽仅1米的一线天通道);

  2、“达坂古堡”(指屹立在海拔3200米琼达坂上的古代军事遗址);

  3、“突厥石人”(指挺立在五进桥附近西山坡上的草原石入);

  4、“三丈悬瀑”(指大龙沟峡保上游落差10多米的飞瀑);

  5、“石门天险”(指位于五道桥和六道桥之间的一段40多米长的天险石巷);

  6、“三桥秀色”(指三道桥一带秀美的森林草原景色);

  7、“高山神泉”(指二道桥与头道桥之间一眼长年流淌,有奇异疗效的温泉);

  8、“树石联姻”(指参天杨树躯干中包容着一块巨石,形成树抱石奇观);

  9、“头桥绝壁”(指头道桥附近的悬崖峭壁);

  10、“龙沟古城”(指大龙沟口东汉戊己校尉耿恭当年坚守过的疏勒城遗址)。



  5.群狼守护的地方——徒步呼图壁大峡谷(新疆)







  这里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更是冒险家的天堂。徒步在呼图壁大峡谷的心脏地带,耳边是咆哮的呼图壁河水,眼前是一个接一个的达板,大峡谷不仅仅是在考验你的气力,更多的是在锤炼你的心志。走在在群狼守护的地方,需要非凡的勇气,这勇气将指引你前往精神之国的极度空间!

  简介:呼图壁大河谷不同于一般的天山河谷,它发源于天山东段海拔5290米的河源峰,河谷纵深40余公里。河谷两侧高山耸立,森林浓蔽,花草奇异,遮天蔽日;谷底则地势除要,道路崎岖。由于河谷地处天山北坡,每到夏季,丰富的雨水和发源干河源峰周围众多雪山的融水,在谷底交汇成河,顺陡峭狭窄的峡谷咆哮而下,震耳欲聋。当你站在海拔3862米的前后山的分水岭——白杨沟达板上,举日南望,形如尖塔的河源峰主峰、时而云雾迷漫,若隐若现;时而天高云淡,冰山毕现。在哈萨克语中,河源峰被称为“狼塔”,意即“有群狼守护的塔山”。由于进山线路极其艰难漫长,当地牧民也很少接近。在后山纵深120KM的无人区里,冰山隘口令人生畏。



  6.追随前辈足迹——探险尼雅(新疆)





  这里静静地等待了一个多世纪,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描绘她,这里是生命的禁区吗?你会觉得她是有生命的,是美的。是的,真美。没有什么能约束人类追求美的步伐,因此注定尼雅是一个孤独而痛苦的徒步历程。可是当你驻足在此的那一刻,你会发现现实世界原来是那么遥远。当洗去了现世的浮华,那一刻,每个人都很真,就像孩子,睁着一双天真的眼睛享受那丁点儿的快乐和喜悦,这就够了。或许只有尼雅这个没有生命的地方,才能让人真正的去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

  简介: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卡巴阿斯卡村(大麻扎)以北的沙漠中,是一个以东经82度43分14秒、北纬37度58分35秒为中心的狭长地带。东西方向宽7公里、南北方向长25公里,散布在尼雅河古河床沿线。近年的考古工作又将遗址区向北推移了几十公里。

  在1700年前的公元三世纪,发源于昆仑山脉吕士塔格冰川的尼雅河经此向北延伸,那时这里还是一片繁荣的绿洲。1700年以来,出于气候和地质的变迁,河床退缩,这里已经退化成为典型的流动沙丘地貌。百年之前,谈到在茫茫的死亡之海中曾存在着这样一片古文明,实属不可思议之事。但百年来的考古成果已经证明、这个“东方庞贝城”的存在是铁的事实、留给人们的将仅仅是对于这个事实的来影去踪的考证。一般认为,沙漠周边居民群落的消亡总是伴随着河流的退缩、改道或其他自然条件的恶化。但对尼雅遗址的考古学、气象学、水文地质学的综合研究表明,尼雅文明的消亡极可能不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异,而是由于军事、社会或其他突变因素引发的结果。这个神奇的遗址为人类留下了千古之迷。(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的塔里木盆地、东西绵延1500公里,南北延伸600公里,面积557万平方公里。)



  7.有台阶的地方——徒步夏特山谷(新疆)





  长长的古道,有很多的白骨,不光是大自然物尽天择的遗迹,还有夸父般英雄倒下的身躯。荒凉,有时也是一种美;静默,或许是生命的另一种倾诉。走在苍茫的天地里,你的内心会告诉自己,古道选择了你,你选择了古道,这是前世的约定。

  简介:

  夏特,清代称沙图阿满台,又作夏塔,是根据清代此地名为“沙图阿满台”简化间译而来的。“沙图阿满”蒙语意为“台阶”,“台”意为“有”。合在一起合意则为“有台阶的山谷”。

  夏特位于新疆昭苏县城西南70余公里处,是柯尔克孜民族乡。夏特峡谷笔直通畅,形如长廊;两岸壁立,势同屏障。中间的夏特河水时缓时急,奔流向前。沿这条长约50公理的天然通道旅行,景物万千,令人目不暇接。

  距峡谷3O余公里处、是名闻伊犁地区的夏特温泉。有温泉浴池6处,水温42℃—46C,疗效甚佳。

  沿夏特河岸上行20余公里,即云雾缭绕的木扎尔特雪峰。沿途多见石筑阶梯,时断时续,均为当年古道之遗存。木扎尔特达板,海拔3582米,冰川谷道长约120公里,达坂上奇异的冰川景观、四周冰峰的雄浑气势,冰塔林、冰凌柱、冰白茹的参差起伏,宛如童话世界。

  夏特古道是天山中麓的著名的丝绸之路,它在我国西汉时期便已凿通,一直延续到本世40年代,是沟通天山南北诸地经济、文化、政治、军家往来的重要天山隘道。


8.翻越天山——触摸博格达峰(新疆)

【每年6、7、 8月,是登山活动的最佳时期】


  当你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置身于博格达峰脚下时,你会欣慰地发现,在人迹罕至的博格达峰雪岭之中,人是那样的渺小,而崇山峻岭和自然是那样的博大。在博格达峰这片静土上,那里没有世人的瞩目,没有金钱的诱惑,只有你面对巍峨雪山,用心灵去感受好的脉搏,聆听她的呼吸……

  简介:

  博格达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县境内,是天山山脉东段博格达山的最高峰。博格达山的北面是准噶尔盆地、南面是吐鲁番盆地。在它的东西两端有七角井和达板城山口,是沟通天山南北的孔道。在蒙古语中,博格达意为“天神”,这是一座充满了灵性的山峰,是新疆的象征,是乌鲁木齐的守护神。

  博格达峰终年冰雪皑皑,世称雪海,此峰山体陡峭,山峰顶部基岩裸露,岩石壁立;中部则为冰雪覆盖、常年不化;峰项以下则为冰川陡谷,地势险要,西坡与南坡的坡度达70—30度,只有东北坡稍缓。


 9.东方的瑞士:贾登峪——禾木——喀纳斯湖(新疆)



贾登峪-禾木途中



禾木



禾木早晨



喀纳斯湖

  去过喀纳斯的人,无论怎样极尽赞美地描述好都不过分。葱郁连绵的群山间,笼罩着薄雾的喀纳斯湖字根表神秘,秀美绝伦。春季,花草繁密,满山遍野;秋天,层林尽染,村落静谧安详,一切如同梦幻中的仙境。而当你真正用自己的双脚走进喀纳斯时,这种感受将更加强烈……

  简介: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喀纳斯湖位于阿尔泰地区的布尔津县境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是一个座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喀纳斯湖海拔1374米,南北长24公里,平均宽约1.9公里,湖水最深188.5米,面积45.73平方公里。自然景观保护区总面积为5588平方公里。湖畔四周雪峰耸峙,绿坡墨林,艳花彩蝶,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这里是我国惟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已知的有83科298属798种,有兽类39种,鸟类117种、两栖爬行类动物4种,湖中鱼类7种,昆虫类300多种。许多种类的花木鸟兽在全疆乃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区内森林草原相间,河流湖泊众多,自然景观艳丽,具有极高的旅游观光、自然保护,科学考察和历史文化价值。


10.在那遥远的地方——环游青海湖(青海)





  用笔墨形容青海湖,是形容不出的,只有去了,用双脚去丈量好的遥远,用眼睛去目睹好的圣洁,用心去感受好的神圣,脚起泡了,眼缭乱了,心感动了,那么再回过头来说一声:我还会来的。这时你将读懂青海湖的魅力所在,因为那里留下了一串勇者探索的脚印。

  简介: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上,距西宁150公里,面积4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米,湖水冰冷且盐份很高。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400多平方公里、海拨3260多米比古城西宁还高出]OOO多米。这里气候凉爽,即使在烈日炎灸的盛夏,日平均温度一般都在15℃左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青海湖是青藏高原不断降起后,幸存下来的。


  11.原始野性的地方——穿越浙东大峡谷(浙江)





  

这里是一处沉睡千年的生态绿谷,是一处原始野性的处女地。两岸山岩险峻,溪中谭深流急,怪石遍布,飞瀑直垂,构成了一幅童话般的仙境。到了晚上,当天上明月当空,水中月影迷离时,在潜能的意境中,你会发现,心灵又有了可以跳舞的地方。

  简介:

  浙东大峡谷又名大松溪峡谷,是天河生态风景区最神奇瑰丽的景区之一,自古人烟稀少,涉险攀登者寥寥无几。大松溪峡谷是天台山脉最佳的修炼养真之处,为道家之洞天福地。至今仍是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李白笔下“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景观就在峡谷内天姥峰、聚汕坪一带,其悬崖千丈,壁插青天、多迎客松,如黄山胜景。从南海观世音菩萨手中净瓶流出来神奇的“天水”在此幻化为峡谷水景三绝——金黄色的黄板滩、碧绿色的裴翠潭和流光溢彩的七色潭。浪漫素雅的月亮谷是峡谷必到之处,狭窄悠长的峡谷两边各有一个天然的圆月型洞府,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下,大松溪峡谷包括峡谷观光区、天姥峰游览区和峡谷探险区三大功能区,其中,峡谷观光区又分别阆风晨渡、松溪涧天、万石布阵、天水三绝、大千世界、丹崖翠谷六大分景区。


  12.圣地寻访——走进琼崖(海南)

  简介:

  定安县地处海南的东北部,海南第一大河南渡江南畔。北距省会海口33公里、属海南旅游发展规划中的琼北旅游区。定安历史悠久、大量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筑了定安丰富的旅游资源。古迹有:谷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南建州王廷金屯兵遗址等:革命遗址有:中共定安县第一支部旧址、内洞山革命根据地旧址、黄竹农民训练班旧址、母瑞山革命根据地旧址等;古代名建筑有:定安古城、见龙塔、龙恼八角殿、张岳崧故居、深田天主教堂等;自然景观有:琼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南丽湖、富有古老神话传说的文笔峰、海南二十三年革命红旗不倒的摇篮——母瑞山,此外还有白石岭、龙州河等。


  13.古道、丝路、纵横 西宁(青海)——张掖(甘肃)





张掖丹霞地貌

  古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道、丝路,是不应被遗忘的路,他们不是被刻意开通。古道的形成就如同历史一样,随时世应运而生。行走在路上,历史重现在眼前,在这些坎坷的路上,曾经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最终他们在漫漫的长路上汇聚成一种相互包容、难分你我的文化,一股凝聚华夏子民改换地的精神。

  简介:

  宁张公路为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一段,是青海东部通往甘肃河西走廊的一条捷径,在历代军事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它南起青海省会西宁,越达扳山,横穿祁连山腹地,到达甘肃省张掖市,全长 341公里,其中青海省内全长243.41公里,宁张公路改建系国家重点工程,计划总投资28982万元,工程自1991年动工,在1999年全部竣工。

14。神秘的峡谷——独龙江(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



  闭上眼睛,静静想像着云在独龙江峡谷的天空中飘渺游荡。火塘边,火苗温暖着已水晶灯笼爱的身体,远处传来独龙孩子的声音。陌生的语言倾述,陌生的民族,仿佛一下子就占据了每一个进入独龙江的人的心,江水奔涌而来,似在引吭高歌、又似在如泣如诉。神秘的独龙江呀!是什么让你流淌了千看、咆哮了千年、苦等了千年?

  简介:

  独龙江发源于西藏伯舒拉岑雪山,上游叫种罗洛河,在与麻比洛河汇合以后,就叫独龙江了。这条江在我国境内总长250多公里,从迪布里流入贡山县境内,茂顶以下转向西流,过马库流人缅甸境内,汇入恩梅开江。在云南省内流程80余公里、流域1947平方公里。沿岸是著名的横断山脉,西岸是海拔四千多米的担当力卡山,东岸是海拔五千多米的高黎贡山,两山纵横南北,绵延起伏。这一带地形多样,从山脚至山巅的气候、温度悬殊很大。独龙江水势汹涌湍急、落差很大,即使浅水时期,流速也在每秒三米左右,涨水期则达五六米以上,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两岸深山密林中,还有罕见的珍禽异兽以及名贵的山货药材,地下也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有待人们开发利用,是云南省未开发的处女地,被外人称为神秘的峡谷。


15.鸟不敢回翔的地方——虎跳峡(云南)



  这里曾是人类不能靠近、飞鸟不敢回飞翔的地方——虎跳峡。在哈巴雪山与玉龙雪山之间,奔流曲折的金沙江会告诉你,那是怎样的一个惊天动地的奇观。在充满感动和惊异的旅途中,你不得不钦佩造物者的神奇,心脏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简介:

  虎跳峡位于丽江县和中甸县交界处。金沙江自石鼓下行,河谷较宽、江流平缓,到距石鼓30多公里的下桥头与中甸来的硕多岗河汇合,水从空坠,狂涛怒卷,震撼山谷,奇险万状,惊心动魄。迂回线长约20公里,落差213火,江面最窄处仅30余米。峡口海拔1800米,与两岸的玉龙、哈巴雪山海拔高差3900米。金沙江在这个峡谷中形成瀑布10条,高达10来米的跌坎7处,18处险滩,以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著名于世。所谓虎跳峡,顾名思义,是因传说曾有虎从江心巨石上跃过江面而得名。虎跳峡全峡分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上虎跳最重要的景观是“峡口”和“虎跳石”,中虎跳是“满天星”和“一线天”,下虎跳是“高峡出平湖”和“大具”。



16.天堂与地狱间的穿越:稻城亚丁(四川)-泸沽湖(云南)



稻城亚丁



泸沽湖(云南)

  这里有自由生活的动物,婉转歌唱的鸟儿,静静的放牧人,多么纯粹的生命!稻城,这里有着你能够想象到的一切,更有着出乎你想象之外的一切,仿佛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引力指引你前往到此。除了笑,除了感叹,实在找不到任何言语来表达,那是一种不能诉说的美!走进泸沽湖,也就走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被海水般湛蓝的湖水乌黑着,试着放开自己的情怀,这里是人类文明的乌托邦,是你梦中的香格里拉!

  简介:

  1、稻城:稻城县海拔375O米,位于四川西南边缘,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南北长174公里,东西宽63公里。境内最高海拔6032米,最低海拔2000米,垂直高差达4032米。稻城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界乡城县并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甘孜州理塘县。稻城高原是由横断山系的贡嘎雪山和诲子山组成。两大山脉坐落南北,约占全县面积的三分之—。地形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群山起伏,重峦迭嶂,逶迤莽苍。稻城全县近三万人口,其中藏族占96%以上,此外有汉、纳西、回、彝等民族。

  意为终年积气不化的三座护法神山圣地,三座雪峰拔地入云:北峰观世音菩萨仙乃日(海拔6023米)、南峰文殊菩萨央迈勇(海拔5958米)、东峰金刚手百萨夏格多吉(海拔5958米)。三座五世达赖赐封的雪域神峰呈品字形巍然矗立,一尘不染,俊秀雄奇,撼魂荡魄。围绕着神山散布着珍珠海、牛奶海、五色海、冲古寺、千年玛尼堆、洛绒牛场等奇异景观,雪峰、森林、草场、牛羊、溪流、湖泊相映成趣,共同组成了亚丁美妙绝伦的风光。由于其神秘厚重的宗教历史文比,成为藏区信教群众朝拜的佛教圣地。并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神秘深邃的宗教文化堪称雪山中的极品。

  2、沪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湖的水域面积达58平方公里、海拨2690米,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90余米,透明度高达11米。湖中有五个全岛、三个半岛和一个海堤连岛。湖中各岛婷婷玉立,形态各异,林木葱郁,翠绿如画,身临其境,水天一色,清澈如镜,藻花点缀其间,缓缓滑行于碧波之上的猪槽船和徐徐飘浮于水天之间的摩梭民歌,使其更增添几分古朴、几分宁静,是一个远离嚣市,未被污染的处女湖。



17.蜀中之后——四姑娘山(四川)



  靠近她,你才知道温柔是美,傲气也是美。这美,物化为美的山峰,美的沟壑,美的行云,美的流水。四姑娘山,如婉约的少女,又如豪壮的勇士,伫立在天地之间。春日里银山泛射着金光;夏风中林涛翻滚着绿浪;秋雨中碧水流淌着水花;冬日时万籁无声,山水凝固,共同注视青松的庄重,仰慕雪山的纯洁。这就是蜀中之后,东方的阿尔卑斯山!

  简介:

  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四姑姑山位于阿坝小金县与汶川县交界处的日隆乡境内,距成都约235公里。四姑娘山因四座海拨高度分别为5672米、6250米、5664米和5700米连绵的山峰而得名,山峰终年积雪,云缠雾绕,如同头披白纱、姿容俊俏的少女。四姑娘山是横断山脉东部边缘邛峡山系的最高峰,为登山运动和高山旅游的胜地。

  四姑娘山东有岷江、西有大渡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景色特点为山顶地势险峻,终年积雪;山腰冰川环绕,山谷溪流清澈。出于交通相对的不便,四姑娘山的原始状态保存完整。景区内山势陡峭、苍劲粗犷。山沟内奇山异峰、冰川飞泉,大小高山湖和广阔的森林、草地,各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山地风光。随着人们对它了解的深入尤其是摄影界、登山爱好者对它的日益青睐和关注,它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现已成为一处国家级的旅游胜地。




  18.漫步海螺沟(四川)



  神奇的土地,显露出他独有的灵性。无论你用相机或笔,都没法留住他的灵魂,也不能描述他的个性。这里就是贡嘎雪山下的桃源之地——海螺沟。

  简介:

  1、贡嘎山:

  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康定、九龙三县境内,以贡嘎山为中心,由海螺沟、木格措、五须海、贡嗅南坡等景区组成,面积l万平方公里。贡嘎主峰海拔7556米,被誉为“蜀山之王”,主峰周围林立着145座海拔五六千米的冰峰,形成了群峰簇拥、雪山相接的宏伟景象。贡嘎山有现代冰川71条,著名的有海螺构一号冰川、贡巴冰川、巴旺冰川、燕于沟冰川、磨子沟冰川等。

  2、海螺沟:

  海螺构是贡嘎山东坡冰蚀河谷,因沟内发育着贡嘎山中最大的冰川而得名。它也是亚洲位置最东、下隆海拔最低冰川之一。在纵向上分为粒雪盆、大冰瀑布和冰川舌三级阶梯。海螺沟冰川有三大壮丽景观大冰瀑布、冰川弧拱和冰川城门,均位于山脚下的海螺沟风景区,近年来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喜爱。海螺沟的特色之一是身处山脚,远望终年积雪不化的贡嘎雪山,气势恢宏,令人“肃然起敬”。阳光照在金山银山之上,光芒万丈,瑰丽辉煌;特色之二是世界上冰川大都位于海技较高处,然而在海螺沟海拔较低处就能望见冰川从高峻的峡谷铺泻而下,那举世无双的大冰瀑布,高1000多米,宽1000多米,比贵州黄果树瀑布大上lO倍,令人过目即终身难忘;特色之三是在这冰天雪地的冰川世界里,有一股水温高达90℃的沸泉,游入可在冰川上洗温泉浴,可称得上是世界奇观。


19.悠游德天瀑布(广西)



  提起广西许多人自然会想起“桂林山水”;说到瀑布,也许你就会想到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磅礴的气势,壮观的画面,似乎已成为瀑布锁定的景观。然而位于广西中越边境中段的大新县,那里有个世界第二和亚洲第一的跨国大瀑布——德天瀑布。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深感其动人心魄的魅力。悠游德天,能令您仿如置身书中,心无纤尘。

  简介:

  大新县位于祖国边锤广西南宁地区,离南宁140多公里,是一个奇特的旅游景区。大新德天风景区云集了国家特级景点及1、2、3级景点40余个。国家特级景点德天瀑布,气势磅礴,与紧邻的越南板约瀑布相连,堪称为世界第二大跨国瀑布。还有奇峰夹峙的黑水河;绮丽多姿的那岸奇景,怪石遍布的雷平石林和水上石林、层峦叠嶂;溶洞遍布的恩城山水及自然保护区,水平如镜;石峰玉立的乔苗平湖、鬼斧神工;造型奇特的龙宫岩,多级跌落;白练翻滚的沙屯叠瀑;具有特殊意义的53号界碑;无数的古迹文物和珍稀动物……其中最美的是素有“小桂林”之称的明仕田园和五百里画廊为您展开是的一幅又一幅宁静抒情的南国特有风光的风情画卷。

  游德天景区,首数德天瀑布。德天瀑布雄奇瑰丽、变幻多姿,碧水长流,永不枯竭。德天旅游景区,名胜之多,风景之美,数不胜数。除景色秀丽之外,德天景区交通方便,设施齐全,各处景点基本有车可达,无需艰苦攀爬,老幼均宜,实为度假旅游首选之地。

20.用双脚感受漓江(广西)



  在漓江边行走,随处可见的是碧秀的青山,疏密锗落,或连绵数里,或独峰冷处于大片的田园之间,漓江山水的秀美画卷自然而然轻轻展开,去走走漓江吧!闭上眼睛让江风缓缓地滑过你的手,你的心,流水轻柔,一路看不完的田园美色,奇峰林立,飘着叶香的袖子园,还有山边农家冰凉爽口的白凉粉,都令人浮想联翩。

  简介:

  漓江风分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漓江又名桂江,古名葵水,发源于广西兴安县北部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平乐、阳平等地方后,于梧州汇入西江。从猫儿山到梧州,漓江全长426公里。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漓江水程,是广西东北部喀斯特地形发育最典型的地段,属岩溶峰林地貌,河流依山而转,形成峡谷。漫步漓江,可见烟雨睛岚,彩崖巧石、碧水倒影、翠竹奇峰幻化的—幅幅绿色画卷,一个个生态梦幻,显示出最高境界的青丽与奇秀之美。

21.太白胜景(陕西)



  简介: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位于陕西眉县城南20公里,东距西安100多公里,西距宝鸡90多公里,横贯陕西省南部,海报3767米,是青藏高原以东的著名高峰。太白山峰岭陡峭,群峰林立,山间谷地原生自然景观保存良好,有典型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林木茂盛,植物种类丰富,约2000多种,珍稀植物20余种,太白山的独叶草为世界罕见。野生动物近500余种,其中有朱鹮、黑鹮、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这里的气候、土壤和植被的垂直分布明显、现已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远闻山下渔船声,极目远眺,不见水上打鱼人。”这就是白羊峪长城的早晨。地处河北省迁安北20公里的白羊峪长城这里群山叠立,水秀山青,拥有旖旎的江南秀色,也具备雄浑的北国风光,使之成为徒步者流连的去处,更因为这里的古长城文化深深的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与之合为一体充满魅力.


22.行走山巅的地方——白羊峪(河北)



  简介:

  白羊峪位于河北省迁安市区北20公里。白羊峪口山雄关险,乃通往塞北之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四周山高峰险,山巅之上长城婉蜒,其中长达4华里的大理石长城堪称万里长城之一绝;建筑奇特雄伟的神威楼历尽沧桑400余载,烽火台、谎城(马圈)、水关、督察院等古代边关防御体系完整地汇集此地;新建的嬉水池、莲花池、延年桥、望佛亭等现代景点与古代建筑融为一体,别具—格;白羊河水自北向南穿过关口、四季长流。白羊峪青山绿水,风景雄浑秀丽,素有“北国江南”之美誉。(提示:长城是中华人民的珍宝,它代表着中华民族永不退缩,团结图强的意志,是古老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在您登长城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保护它,爱护它。)



  23.走进长白——关东第一山(吉林)



  在那漫长的地质年代,继多次火山喷发后,长白山巍然屹立在亚洲大陆的东方。在大自然的雕琢下,长白山具有雄浑的气势、瑰丽的景色,峰峦层叠,沟壑深邃;苔原上,山花开放,铺翠叠锦;山侧壁,万仞开屏,香雪迎宾;五彩云雾穿山锁谷,茫茫林海郁郁葱葱;天地湖水晶莹透碧;白山瀑布势如银河泻下千顷雪……置身于它的怀抱,犹如来到宙斯把持的天国——奥林匹斯。

  简介:

  长白山是我国与五岳齐名,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关东第一山,因其主峰白头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材“千年积雪万看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它位于欧亚大陆东端、吉林省东南部、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白山地区境内,在中朝两国边境上,主峰海拔2691米,海拔2500火以上的山峰有16座,总面积8000余平方公里。北起吉林省安图县的松江镇,西始于抚松县,东止于和龙县境内的南岗岭,南部一直伸到朝鲜境内。长白山是关东各族人民世代鳘衍生息的摇篮、东三省地区的生态屏障、满族的发样地、清朝时期定之为圣地。曹雪芹就是以长白山为背景撰写了《红楼梦》。



  24.体验放逐的感觉——穿越神农架老君山



  这是一条勇敢者之路,是真正的徒步探险之旅。进入了神农架核心的无人区,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中觅路、宿营所能凭借的只有地形图、指南针、海拔表和砍刀还有勇气、毅力与智慧。出了神农架的无人区,感觉是那么幸福,生活是那么美好,“出去是为了更好的回来”,穿越中真正体验到了它的涵义。

  简介: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临荆湘、雨临长江,西接重庆、北靠武当。因相传远古神农氏在些搭架采药、尝百草而得名。又因其主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实称“华中屋脊”。神农架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各种动植物的避难所,以致在第四纪冰川时许多动植物在这儿幸免于难。因此,种农架在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计划。神农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茂密,是探险避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同时神农架的野人之谜、白化动物等神秘现象也吸引了广大游容前来观光缆胜。

Thursday, June 16, 2011

“80后童年回忆” 想

80后童年回忆

  小学时我们一边在老师面前唱“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初中时我们一边学人体生理卫生,一边看古惑仔,研究金庸武侠小说
  高中时我们一边传着纸条看着漫画,一边练习东西海三城模拟做四中黄冈试题。
  大学时我们一边狂热世界杯读哈利·波特同居翘课,一边学邓论马哲毛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回忆我们吃过小豆冰棍喝过北冰洋汽水,也吃过哈根达斯用过信用卡。
  我们穿过秋衣秋裤,棉衣棉裤白球鞋,也穿过回力和耐克阿迪。
  我们读过《雷锋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也读过《神雕侠侣》、《绝代双骄》、《月朦胧鸟朦胧》、《幻城》。
  我们学过唐诗宋词,也自学过三毛席慕容。
  我们看过《家有仙妻》、《古惑仔》、《婉君》、《我爱我家》、《新白娘子传奇》,也看过《还珠格格》、《浪漫满屋》、《越狱》。
  我们玩过魂斗罗超级玛丽,也玩过任天堂NDS和索尼PSP。
  我们喜欢过四大天王、李连杰、小虎队、周星驰、BEYOND、林志颖,也喜欢过谢霆锋、周杰伦、F4、超级女生。
  我们一边被人注目着,一边被人鄙视着。
  我们一边任人宠溺着,一边任人声讨着。
  我们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默默保护着,和男朋友女朋友同学发小儿网友偷偷长大着。
  我们——80年以后生人,被叫做“80后”,大多数人别称独生子女。
  我们度过了没有电脑和综艺的童年,正经历着没有战争和饥饿的成年。
  没有电脑游戏陪伴的童年大多是和很多很多的经典动画片和影视剧一起度过的。看了好多遍的西游记和葫芦娃,六神合体变形金刚,阿拉蕾,机器猫,圣斗士星矢,北斗神拳,黑猫警长,足球小将,灌篮高手,小小外星人,小龙人...太多了太经典了。直到现在我们还能记得很多动画片的情节和主题曲,也正是这些东西陪伴我们一直成长着,所以现在很多80后都在无限怀念着这些美好的东西。其实我真的很怀念我的童年,有时候做梦都想在从新来一次,但是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真的希望,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童年的快乐.即使已经为人父母!美好的童年能换回多少我们青涩的记忆.......怀念 其实,我们80后,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回忆。

Wednesday, June 15, 2011

毕全贞 2011/6/15 9:12:44 女儿很能干,妈妈很放心! 毕全贞 2011/6/15 9:13:19 乔的小弟弟王小球已完全康复,妈妈很开心! 毕全贞 2011/6/15 9:14:03 乔的爸爸庞大球天天用功学法语,妈妈很欢喜!

6.15

循环式的破裂,痛苦,分离,停滞,阻塞,空白,断层,铅重,窒息,凝稠,呆傻,不明白

人工激素作用

Monday, June 6, 2011

with H

这些年,如果数的出年份的话,一直求共鸣或者寄托,找到了frei otto的帐篷,werner sobek的轻质量盒子, 的生物形态建筑,Félix Candela的贝壳,对了 还有 的鸟蛋
Yq 7:35:58
这些人多是从结构角度出发 做建筑的
Yq 7:36:47
德,法,西班牙 背景
Yq 7:38:07
原以为欧洲的自由氛围能够模糊 现代化大生产模式下 专业分工的界限
Yq 7:38:38
之前一心想往欧洲跑
Yq 7:41:13
现在身处其中,原来 那些跨越这个工业时代社会分工的挑战者仍是少数中的少数,有此精力才干天赋的且符合角色要求的更是少数
Yq 7:43:07
你介绍的这个 cecil Balmond 是其中一杰出代表,不过 他说“ When he was young and just starting his 33-year career at Ove Arup, he fell in love with the guitar. "I started playing classical guitar seriously at 22, and by the age of 30, it was too late - you couldn't become a classical professional," he sighs with regret. "So it's like the guitar. By the time I seriously found out what I wanted, I was in my mid-forties. To be an architect - well, maybe I should have thought about that in my twenties. I don't know."

Balmond puts on some Bach but continues talking over the rising strains of the music, his words clipped but perfectly enunciated. "I know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now, where I lose out on the ideas and they get taken and appropriated, but I have something deeper than the idea. They take the shape, maybe, but I've got something ahead of them, because structure for me is about the connection of ideas. I want to blaze a new path in the philosophy of structure. That's a bigger agenda than architecture, and I guess that's where I am."
Yq 7:44:40
不禁透漏 无奈的被动,却又执着坚守这份被动,上升之为哲学的精神,才可以高于艺术之名
Yq 7:45:29
是不是不可免的道路?因为时代?
Yq 7:46:26
时代需要 对专业角色的坚守
Yq 7:48:01
或者可以更任性些,结果东盼西顾,脚踏两船,术无专攻,一事无成?
Yq 7:49:11
你说的这本书里的意思 一直触动着我的神经
Yq 7:49:34
我对这话题 快神经过敏了
Yq 7:50:27
希望这本书可以 帮我捅穿它
Yq 7:53:00
(另外,此书作者之前任职的公司,ove Arup,正是我之前实习的公司,本想在其中找线索寻答案,却只是纸面上的,真实的工程工作从0做起,没有做梦的余地)

James Gleick's book Chaos

to investigate the mathematical composition of fractals, and soon found that the golden ratio - the basis of Greek architecture - was itself fractal, a pattern repeating endlessly on several different scales. It was the start of a renewed fascination with math, especially its more cabalistic aspects

非线设计

巴尔蒙德对非线设计的看法,真可谓是旁观者清
  ”许多所谓自由形式的方案,其实被结构牢牢的禁锢着,其形式的”自由“只停留在绘制出的形状上。其轮廓不存在任何意义。结构被草率地放置其中,以防止它倾覆。这种形状可能会很精彩,但实质上他们仍只是”贴面“装饰“

 结构拯救建筑学?!

建筑学的危机?
  2000年,普利策建筑奖颁给了荷兰人库哈斯。在授奖仪式上,这位极具争议的建筑师说道:“我们仍沉浸在沙浆的死海中。如果我们不能将我们自身从‘永恒’中解放出来,转而思考更急迫、更当下的新问题,建筑学不会持续到2050年。”
  
  耸人听闻的言论!难道建筑学正面临危机吗?或者这只是库哈斯又一次的故作惊人之语。
  
  传统的建筑理论及言论
  成熟的、经典的建筑史通常是一部关于建筑风格的历史;这种历史着重于对建筑的外在形态的描述,做出分类,便于人们认出和认识。比如欧洲早期从事建筑史研究的主要是一些艺术史家。他们所运用的术语和观念自然也来自艺术史,关注的重点是各种图案和形态。《建筑七灯》的作者拉斯金对威尼斯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一个图案艺术研究者的文学才华。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吉第翁(S. Giedion)、佩夫斯纳等,其学术训练来自瑞士艺术史家沃尔夫林,后者最有名的著作是《风格论》,大致是关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建筑史主要成为一种艺术风格流变的历史,跟随黑格尔之后,许多学者将各种风格与时代精神联系起来,这种丰富的联想尤其具有煽动性。于是,风格的交替,在进步史观的照耀之下,成为一个不可流转的洪流,深入到专业和业余爱好者观念中。建筑学登上了艺术的神坛,一种宏伟的艺术,无数人们将他们的梦想和欲望投射到建筑之上,建筑可以体现财富、高贵、威严、神圣、或者其他各种浪漫情调。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流行的建筑学话语,比如,几何性、比例、构成等等,最近的统治建筑学的是“空间”的话语,这几乎是20世纪本学科中最大的神话。然而,每个时代的风气和观念都会变迁、流逝,流行的建筑学话语或者被人遗忘,或者最终只会变成历史书中的文字,建筑却仍然在那里。事实上,当逐渐屏蔽掉所有笼罩在建筑上的光环,那么我们将会发现,建筑最本质的方面是它作为一个某些材料的结合体。他们连接在一起固然是为了为人们提供一个空间,一个避难所,但它本身仅仅是一个物质结构体。回到最物质主义的层面,建筑就是将某些材料以合适的方式结构起来,以抵抗永恒的地球引力,以及风雨、地震等自然以及人为的破坏力。
  
  风格化的建筑史主要是描述性的、图像化的,建筑物被简化为各种图案和符号,当作菜单来使用,而忽略了这些形态是何种建构方式的结果。当代著名学者弗兰普顿有感于美国建筑的布景化和图片化,以及形式主义的盛行,写作了《建构文化研究》,无疑是对建筑风格史学的一种抵抗。
  
  结构师vs建筑师
  人们对建筑师背后的工程师默默无闻的形象已经习以为常。在聚光灯下抛头露面总是意气风发的建筑师,他们被当作形式赋予者(form-giver),建筑产品的“设计师”。而结构工程师只是为建筑师的伟大构想提供技术支持。结构工程师,一向被当作建筑师和施工单位的桥梁,他们负责测量和计算荷载和受力,处理纯粹技术型的、功能性的问题,满足建筑师的形式要求。在公众心目中,结构工程师通常是老实巴交,毫无创建的幕后人员,有时甚至是不思进取的保守形象。
  
  在古希腊语中,“技艺”(techne)是工程师和建筑师的组合,他们在设计中分担价值,建筑师的图解和工程师的计算,建筑师的概念和工程师的数学,都属于一种“诗意的发明”。他们共同创造了建筑。西方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职业建筑师并不存在,工匠就是建筑师,据说文艺复兴时的帕拉底奥是第一个职业建筑师,他是石匠出身。到了十八世纪,巴黎成立了专门的道桥学院和理工院校,工程师和建筑师逐渐发生专业分化,古典主义建筑的大本营巴黎美院变得越来越形式主义、远离了技术进步的道路。所以毫不奇怪,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中没有一个是出自巴黎的学院派建筑学体系(巴黎美院的学术体系通过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影响了当时在那里求学的梁思成和杨廷宝,他们作为现代中国建筑学术的奠基人,自然也将这种体系传播到中国)。 19世纪的钢铁和钢筋混凝土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院派建筑师仍然延续古典建筑形式语言的训练,关心的只是形式和图案而已,他们甚至也无意发挥这些新技术的优势。如果了解他们同时代的柯布西耶和密斯在做什么,就能知道为什么这两个建筑师对现代建筑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柯布西耶在佩雷那里学会了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出一种多米诺结构体系(Dom-ino),并申请到专利。多米诺结构是一种柱板结构,同时在两头悬挑。因为没有梁,所以可以做所谓的“自由平面”。柯布西耶意在发明一种快速建造、不断复制的结构系统,这种多米诺结构体系在战后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密斯尽管出生石匠,接受了古典建筑训练,但是却以发展新的技术为己任。他在20年代做出了第一栋玻璃高层方案。这种玻璃摩天楼最终在美国大行其道。他所开拓的钢结构和玻璃幕墙的建筑文化,以至于被称为“密斯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当代都市景观。
  
  密斯和柯布西耶至今不断被人重提,表面上看来仿佛是他们发明了一种现代主义风格,或者国际式建筑,或者流动空间、粗野主义等等。而在最本质的立场来看,他们同时是结构技术和构造上的探索者,正是他们主动选择了尝试新的技术和材料,才能产生如此久远的影响。稍后一代的建筑师,比如康、伍重等,也都有过成功的结构技术创新。
  
  积极的结构工程师
  建筑学大致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在原有的学科范式基础上,继续建筑形式语言的探究;另一方面就是与其他学科,比如生物、环境技术的结合,寻找交叉学科发展的可能性。这两种方向分别拓展了建筑学的深度和广度。结构学其实是建筑学的核心知识部分,结构学对建筑的可能性影响至关重要,在一些建筑中,结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产生建筑形式的关键。回溯历史,我们发现,建筑和结构天生就是捆绑在一起的,结构知识的发展一直是建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结构学对建筑学的渗透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的质量。最近广为人知的建筑师如西班牙的卡拉特拉瓦(Calatrava),本来是学结构工程的,其结构概念主要是仿生学的,具有强烈的表现性。另一个享有盛名的结构师塞西·巴蒙,虽然成就巨大,在建筑师圈内却比较不为人知,他的结构观念比较抽象,特别追求一种诗意的含混性。塞西·巴蒙几乎与所有当代知名的建筑师都有过合作,包括库哈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里贝斯金、菲利普·约翰逊、西扎(Alvaro Siza)、伊东丰雄等著名建筑师。除了在世界各地大量的实践工程(包括颇有争议的北京CCTV总部大楼)以外,巴蒙著有《异形结构》(发表在Domus中文版第四期),阐述了自己独特的结构思想。他质疑传统的结构范式,稳定的笛卡儿几何系统,线形的结构设计过程,以及所谓“最佳的结构方案”。詹克斯(Charles Jencks)声称巴蒙正在“改变建筑学”。库哈斯则说道,巴蒙几乎是单枪匹马地撼动了工程学的地面——在这个领域内地面罕有动静——从而使人们能够以迥然不同的方式来幻想建筑。正是通过巴蒙的努力,结构工程学能够进入到一个更为实验性和感性的领地;如果建筑学要超越当前作为一种的点缀(花瓶)的地位,那正是通过巴蒙等人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严肃性(seriousness)和新的愉悦。”
  
 
  库哈斯的言论表达了对当下建筑学学科的反思,建筑学除了在物质层面生产房子以外,可能会成为各种风格的俘虏,并变成商业、财富和威权的花瓶。因为在各种标准、规范成熟之后,造房子成为一套近乎机器生产的程序。除了传授一种职业技能外,建筑学学科还能凭什么存在?库哈斯认为,结构技术可能是把学科从目前这种状态解救出来的途径。他在回答针对中央电视台的质疑时说:“谁说结构是不能再设计的?谁说重力是不可战胜的?谁说对结构的再设计不是一种创新?我只是想让你们认真思考你们所用的‘不可行’这个词。这是可行的…….这不过是一个如何支撑,并如何让形式与其结合的问题而已。”。西方的建筑观念未必都适合中国,但是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却是普适性的。对于库哈斯来说,如果没有结构工程师巴蒙的创造性合作,他也不可能一直处于建筑学的前沿。
  
  密斯曾总结自己的经验说“我越来越相信,如果不接受新的科学和技术进步,就不可能有我们时代的建筑。…..建筑决不是要发明什么有趣的形式,也和个人的趣味无关。真正的建筑总是客观的,是时代的内在结构的表达。”
  
  在密斯看来(虽然也蒙着黑格尔“时代精神”的魅影),就形式论形式毫无意义,好的建筑是弱化建筑师的个人趣味,而必然要发挥体现新技术。创新应该开始于比形式更深层的物质层面,即结构和材料。巴蒙的实践证明了一个结构工程师可以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这里要加根柱子,或者那里要加根梁,他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到创造新的建筑形式和文化之中。人们也有理由相信,当下中国巨大的房屋建设量,必然应该有结构学的独特贡献。

The Informalist

Cecil Balmond has a simple plan to reinvent architecture: Break down the cage that separate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rom design.

By Jennifer Kabat

Architectural superstar Rem Koolhaas swears by him. Structural engineer Cecil Balmond has been Koolhaas' collaborator on 30 projects since the mid-'80s, including the three that have made Koolhaas' name: the Bordeaux villa, the Kunsthal in Rotterdam, and the new Seattle Public Library. Today, Koolhaas won't even start a project until Balmond has weighed in. "When we work together, there's more to it than just an engineer saying you need a column here, support there," Koolhaas attests. "Cecil has changed my outlook on structure and enabled me to rethink architecture."

German conceptualist Daniel Libeskind - famous for his museums in Denver, Berlin, and now London - also brings Balmond in at the earliest stage. "He's a thinker, a mystic," says Libeskind. "He's not your average engineer brought from the outside to check things out. He's there with us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with his keen insights and keen design ability. Most engineers don't see engineering as an evolving adventure in design, but Cecil does." Balmond and Libeskind collaborated on the Spiral,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s contemporary wing, a $100 million project awaiting British government funding.

Perhaps most impressive is the respect Balmond has won from Philip Johnson, one of the 20th century's architectural titans. Johnson, now 94, is working with Balmond on Chavasse Park, a planned $300 million shopping center in Liverpool. The great man actually calls Balmond "my teacher, my mentor." This from a guy who was whelped by Le Corbusier and Mies van der Rohe.

"Balmond's mad, he's brilliant, he's changing shapes for the world," Johnson says. Then he sighs theatrically and confides that Balmond will be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the look of Chavasse Park, whose tentlike roof will swoop over the organic megastructure. "I gave him free rein, and I didn't really keep up with it," Johnson admits. "It was clear to me that this man knew perfectly what it was I wanted."


At 56, Balmond has reached the very top of his profession. According to the celebrated architects who have worked with him, he not only makes their buildings stand up, but also inspires their designs. He has two advanced engineering degrees from the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London, and a thir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He sits on the board of London-based Ove Arup, the most prestigiou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irm in the world. Established in 1946, the company built the iconic Sydney Opera House, the vast Tate Modern museum in London, and the just-completed longest bridge in the world, øresund Fixed Link - a 10-mile-long double-decker that stretches between Sweden and Denmark. Balmond is the chair of Ove Arup's operations division, which puts him in charge of global strategie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other specialist departments.

Balmond, however, might never get what he wants - public acclaim. It's not his place to be in the public eye. Structural engineers are meant to stay behind the scenes and work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architect and the builder. They measure forces and calculate load. They plan a building's foundation and place the columns that will bear its weight. Typically, engineers design the core - that is, the elevators and stairs at the center of a skyscraper - and often the facade as well. When an architect says, "I want glazed bronze glass that lets in only a certain amount of light and looks gold at sunset," it's the engineers who interview window manufacturers and evaluate their cladding systems. The results of this painstaking process are working drawings that spec out every last fixture. Builders can't even begin without them. Balmond's goal - outlined in a monograph, Informal, to be published this June - is to offer a new structure for architecture.



Engineers, as a rule, find glory in structural firsts and feats. Balmond calls it the "macho-ness of structure - the tallest, the thinnest." Ove Arup, in particular, values the big and the bold. Load bearing is made blatantly obvious. "Arup is hi-tech, our traditional image is hi-tech, and the hi-tech aesthetic is a certain belief in structural comprehensibility," he says. "The hi-tech style is right in your face - structure like the mast of a boat or gussets or a tension wire." Working with the British-born, Yale-educated master of hi-tech, Lord Norman Foster, the company gave the $645 million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 headquarters massive cross-bracing in the atrium lobby and giant trusses up its 47-story glass exterior. Completed in 1986, it is considered the epitome of the style.

Balmond is more subversive. He tweaks structure: Where a typical engineer would simply place columns in a grid, he'll slide them off center, or tilt them so they lean as they rise from the floor. He hides structure: Instead of bracing a high-rise with mammoth steel Xs on the exterior, Balmond will turn the building itself into a brace and morph the floors into ramps that distribute the load downward. He invents structure: When Libeskind called for tiling on the Spiral extension of the V&A, Balmond came up with "frac-tiles" - tiles that repeat their shapes in a fractal pattern.

Often, Balmond's engineering solutions affect the form of a building so much that his work 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architecture. Take, for example, the Yokohama International Port Terminal. The London- and Tokyo-based FOA (Foreign Office Architects) - a trendy, young firm going for its first major project - tapped Balmond while competing for the $200 million commission. Balmond came up with an innovative plan that eliminated all columns.

"He said we could do it with a wavy piece of steel," explains Alejandro Zaera Polo, a partner at FOA. The terminal is not yet built, but Balmond's solution has it looking like a huge piece of corrugated cardboard. Koolhaas, who sat on the competition's jury, calls the concept "really beautiful. The shape of the building itself is its structural solution." Balmond's engineering is the architecture, and vice versa. The overlap is so remarkable that to understand Balmond's contribution is to ask: What's the role of the official architect?

I get an answer, of sorts, from the eminent British critic Charles Jencks. In 1997, the BBC asked him for a list of buildings that were transforming architecture. He came up with 15 structures and almost as many architects. Balmond engineered more than a quarter of them. "There's the V&A Spiral, of course, and Rem's Bordeaux villa, and also the library, Jussieu, with Koolhaas, and the stadium at Chemnitz with Ulrich Königs and Peter Kulka," Jencks says, rattling off the buildings that Balmond engineered.

Jencks says that since he made the list, Balmond has only grown more important: "If I were to do it again today I'd have to add Arnhem, a project Balmond did with Ben van Berkel, and the Yokohama terminal, and that project with Philip Johnson in Liverpool. Really," he interrupts himself, "Cecil Balmond is the world's leading thinker on form and structure. He's the power behind the throne."

While interviewing Jencks in his London townhouse, I press the issue. I ask him whether, in the design of those famous buildings, it's Balmond who is really calling the shots. Jencks, who's perched on a sofa across from me, leans forward over a coffee table shaped like the top of a Doric column - a relic of postmodernism, the architectural movement that Jencks made famous - and answers: "To try and decide who did what gets you into the area of libel."

Philip Johnson calls Balmond "my teacher, my mentor." This from a guy who was whelped by Le Corbusier and Mies van der Rohe.

But that is what Balmond is saying, or at least hinting at, in Informal: New Structure in Architecture. The book, his second, is a manifesto, a call to arms urging his fellow engineers "to release the world of engineering and feel free to enter architecture." The accolades from Koolhaas, Libeskind, Johnson, and Jencks aren't enough anymore: Balmond wants some credit. The book is risky. He's nearly been sued - by FOA - over the credit issue before. And, after all, he is dependent on his good relationships with architects. They are the ones who hire him and bring him in on projects; while the process of making a building is clearly collaborative, the architect is still the star of the show.



Balmond's London office is modest: no prestigious corner, no great views. You'd hardly know he's in charge of 1,700 people. Photos of various Koolhaas projects hang on the wall next to a company-issue poster.

Balmond is bent over some architectural plans. The posture plays up his monkish appearance: He's dressed all in black, hair thinning into a tonsure. The plans are by the Dutch avant-gardist Ben van Berkel - one of a new wave of architects who, in the wake of fellow countryman Rem Koolhaas, are turning the Netherlands into an architectural promised land. The drawings are for the Carnegie Science Center in Pittsburgh. The brief calls for a 160,000-square-foot extension and rehab of the existing 200,000-square-foot building on the bank of the Ohio River.

Balmond and van Berkel have been collaborating on the proposal for a month; the competition deadline is in two weeks' time. Balmond's research assistant, Gwenola Kergall, and another Arup engineer, Charles Walker, sit next to him, armed and ready with a ream of sketch paper and a tray of sandwiches cut into quarters. Balmond has called the meeting to go over van Berkel's latest design. They have only a couple of days to analyze this new set of drawings and get back to him.

A month ago, Balmond and van Berkel met to discuss their initial ideas for the center. Van Berkel was toying with some slablike shapes. Sketching out the logic of the site, Balmond scribbled down his idea: two crossing tubes, each with a smaller tube inside. Aligned on the north-south and east-west axes, the outer tubes would drop people in front, link to parking behind, and hide the old structure. The inner tubes would house the exhibits. By their next meeting, van Berkel had jettisoned the slab design for Balmond's schematic. The drawings on Balmond's table today show the Carnegie Science Center as two sets of concentric tubes. Van Berkel has the outside tube folding over to generate the inside tube in an endless skin, almost like a sock rolled back on itself, turning inside out.

Balmond looks at the new plan and shakes his head. In his original sketch, he had the inner tube hanging from the wall of the outer tube - they were joined together. Now, with the folded-over design, the inner tube needs to be held up by columns, and Balmond is irritated that he has to even consider adding any sort of pillar. He's convinced the columns will detract from the building and make it harder to put in exhibition space.

He takes a sheet from the ream and starts to draw, talking in a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as his hand moves. "Supports will interfere with the seamlessness. But it's a tube folded in on itself and will need internal supports. We need a new language for it, but it can't be a separate language. It should have branches like filaments, like tendrils from the wall ..." The drawing he makes to describe the tendrils looks like a swirling red-and-white peppermint.

Kergall suggests a filigree support with an art nouveau look and sketches it out. Balmond nods approval, but still laments. "How can I ruin it with such language?" he demands of Walker and Kergall. "Let's not talk column because I cannot, I can't, I'll die, how can I do that - fold a skin over on itself and then stick columns in?"

This searching for metaphors, this scribbling on paper, this is what Balmond calls "the informal." The informal is Balmond's radical philosophy of engineering; he describes it as "opening the door ... and breaking down the cage." Stripped of metaphor, the informal is Balmond's term for the creative process.

Balmond started reexamining traditional engineering when he turned 40. "It suddenly hit me: I'd been doing this for 20 years without questioning the basic configuration I was dealing with. I'd spent hours minimizing and putting in columns, and architects were saying, 'Oh he's a great guy to work with ...'" Here Balmond trails off. As he hit midlife, engineering became empty. He was winning awards for his buildings - the Merrill Lynch headquarters in London, the Carlsberg Brewery in Northampton - but still felt there was something lacking. He was just making "meaningless containers of form." Searching for a connection between form and meaning, Balmond discovered Pythagoras, the geometer-priest of ancient Greece, and James Gleick's book Chaos.

Inspired, Balmond set out to investigate the mathematical composition of fractals, and soon found that the golden ratio - the basis of Greek architecture - was itself fractal, a pattern repeating endlessly on several different scales. It was the start of a renewed fascination with math, especially its more cabalistic aspects. His first book, Number 9, published in 1998, is a novel with a numerology theme. His study is lined with notebooks filled with fractal patterns and magic squares, sketches that he says "help focus my mind." One binder contains sketch after sketch of bending lines, curves crossing over each other - they look a bit like sine waves. He says they served as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curving supports of the Yokohama terminal.

Right now he's drawing, trying to find some inspiration for the Carnegie Science Center. Sheets of paper are flying, each filled with a tube sketch. He eats as he draws, and indicates for Walker and Kergall to help themselves. Balmond is talking and chewing, trying to find an elegant solution for the central space where the tubes meet. Walker shakes his head, saying that "the complexity of the hub is lost."


Balmond is frustrated. He wants the tubes' intersection to create energy, speed, a sense of velocity. "Spin," he says. He draws swooshing whirlpools and circles over the plan, tracing through the space to get a feel for it. "If you spin from a hub, then you're putting structure into it. It will stand independently and face out." Then he pauses. "Stairs!" he pronounces. "We spin the stairs and shoot off around it!" He arrives at a grand spiral staircase, which serves as a structural support and creates the focal point for the entire building.

He takes another bite of sandwich and moves over to dial van Berkel's office on the speakerphone. The receptionist explains twice that van Berkel is in a meeting with clients, but Balmond insists that she put him through. Once on the phone with van Berkel, it takes Balmond about five minutes to work it out that, yes, van Berkel assumed there would be legs and columns underneath the tubes, which Balmond then corrects with his tendril notion. When he suggests a central vortex with a spiraling staircase, van Berkel replies quietly, "That is what I have in mind, but it's not drawn yet."

Later, Balmond explains the pitfalls of his working style. "The problem is about claiming credit for the architecture. For the record, that's architecture," he says, pointing at the plans on the table, "that's Ben van Berkel." Balmond came up with the crossed-tube plan and then worked out a way to make it feasible, but that detail will fade away. "No one will ever know what Balmond did," he says, using the third person. "Part of an engineer's job description is to remain anonymous."



In conversation, Balmond speaks in a quasi-spiritual patois, peppered with phrases like "tuning in" and "it came to me." He exudes a mystical demeanor that must serve him well while working with big architects and their notoriously big egos.

But Balmond has a big ego, too. It nearly landed him in court, thanks to a messy round of accusations and counter-recriminations over Yokohama. FOA won the competition and started attracting press. "But nobody at FOA mentioned me," he complains. Then the firm chose to work with another engineer for the execution phase of the project, saying, among other things, that Ove Arup was too expensive. "This was the worst episode in my career," Balmond explains, looking down. "Here was an idea that frankly transformed their work. I gave it to them and then, goddamn it, they cut me out!" It's the only time I hear him raise his voice. "It became embarrassing," he adds quietly.

Alejandro Polo of FOA explains from Tokyo that the firm had no choice. "The competition copyright is owned by us, so we had to instruct our lawyer to write a letter saying that we will take court action against them. That was the bitter end of a relationship that probably could have been much better."

Charles Jencks points out that attribution is a touchy issue within architecture. "Even as a professional critic, it's very hard to know who to credit. There's the legal issue of copyright as well as the issue of who actually did it." The bottom line, says Jencks, is that "it's hard for an engineer to get the kind of fame architects do. An engineer isn't asked to be a showman. By necessity and positioning, they are like actors asked to play the secondary role, the Rosencrantz or the Guildenstern. There is an inevitable tension: the architect versus the engineer who forgets his place."

This puts Balmond in a tough position with his new book. "How much do you really say?" he asks rhetorically. "If you write yourself in, you've blown the architect away completely, and I can't do that professionally. I've got to give them more credit than they're due. That's part of the game."

But Koolhaas, who has read an early version of the manuscript, doesn't object. "The book's important. We need it to create the sense of being on the same level," he says. It's no blurb. Koolhaas has twice asked Balmond to join him as business partner and creative equal - working as an architect, not as an engineer.

When I ask Philip Johnson who should get the laurels on the Chavasse Park project, he says, "Cecil always needs to have credit. And why not? He deserves it. What he's doing defies categorization. We need to invent a new word for what he does." Yet Balmond is ambivalent about staking his claim. He's afraid of offending Libeskind and doesn't even want to tell him about the book. There is a chapter that covers the fractal tiles that coat Libeskind's V&A Spiral. In the book, Balmond seems chastened - and doesn't take credit for things that, in private, he says are his. He goes to extremes to sound diplomatic, obscuring credit under the umbrella of "we."

The question of credit would be moot if Balmond left Ove Arup to become an architect. Then there would be no questions about authorship. One evening while sitting in his house, I ask him why he hasn't left, why he hasn't taken Koolhaas up on his offers. He tells me a story: When he was young and just starting his 33-year career at Ove Arup, he fell in love with the guitar. "I started playing classical guitar seriously at 22, and by the age of 30, it was too late - you couldn't become a classical professional," he sighs with regret. "So it's like the guitar. By the time I seriously found out what I wanted, I was in my mid-forties. To be an architect - well, maybe I should have thought about that in my twenties. I don't know."

Balmond puts on some Bach but continues talking over the rising strains of the music, his words clipped but perfectly enunciated. "I know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now, where I lose out on the ideas and they get taken and appropriated, but I have something deeper than the idea. They take the shape, maybe, but I've got something ahead of them, because structure for me is about the connection of ideas. I want to blaze a new path in the philosophy of structure. That's a bigger agenda than architecture, and I guess that's where I am."

A Return to Techne: On Cecil Balmond

Balmond's work is an open-ended visual application of theory. His principle that "structure as conceptual rigour is architecture" has become a compelling force, changing the face of architecture, art and engineering. Balmond’s dynamic and organizational approach to structure is informed by the sciences of complexity, non-linear organization and emergence. Recognizing that the universe is a constantly changing array of patterns, he draws on ancient wisdom and non-western mathematical archetypes as sources. Through his research, Balmond investigates mathematical concept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natural forms and structures, interrogating algorithms, fractals, rhythm and cellular structure. “Peerless in his exploration…Balmond remains truer to the ancient philosophic meaning of techne than any of his contemporaries.


Books

No 9, The Search for the Sigma Code (Prestel 1998)
Translations: Portuguese, Japanese, Hebrew
His first book, Balmond travels into a semi-mystical world to unlock a secret realm of numbers.

informal: the informal in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Prestel 2002)
Translations: Japanese, Korean and Chinese
The definintive account of Balmond’s investigative approach to structure and form. It earned him the Banister Fletcher prize for the best book of the year on architecture (2005). Deyan Sudjic of The Observer says,“ its glimpses of a hidden order of things, of the occult properties of numbers and shapes, suggest it could be the next Brief History of Time, but with pictures” [11]

The book invites the reader to enter the dialogues between Balmond and the architects he works with, sharing the intimacies of the design process. Projects range from a Villa in Bordeaux to a large Transport Interchange in Arnhem, from a canopy in Lisbon to the V&A spiral in London and an Exhibition Centre in Lille, highlighting his collaborations with Ben van Berkel, Daniel Libeskind, Rem Koolhaas, Alvaro Siza and Peter Kulka with Ulrich Konigs. The design, realised with Jannuzzi Smith, is inspired by mathematics books and children’s fiction.

Element (Prestel 2007)

Balmond looks through drawing and composition at a perception of space that has interconnected narratives. The narrative unfolds in three conceptual chapters - elements, pattern, nature - linked by two conceptual bridges, digital 'tectonics' and numbers.

Daniel Libeskind

“吸引我去探索的,总是那些被叫做空洞的东西,那是当一个社会被消灭,或个人的自由被践踏,当生命的进程被粗暴地中断,生命的结构被永远地扭曲变异,存在的那种压倒一切的虚无感”。很少会想到这样的话出自一个建筑师之口,他就是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举世瞩目的柏林犹太博物馆(Jewish Museum in Berlin)和纽约9·11世贸大厦遗址(Ground Zero)重建的建筑师


柏林犹太博物馆,可以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令人深感不快。外墙上的窗户,也是不规则而重迭的长条形状,就像一条条受害者身上被乱劈的伤痕一样。在里伯斯金看来,不规则弯折的形状是一个被扭曲的犹太人标志——戴维之星,而窗户看似杂乱无章,但其实这些线都有时空上的特别意义。建筑师找出了柏林的几十个历史上与犹太人相关的地方,在地图上连在一起,这些线划过犹太博物馆的地方,就成了窗户。整个建筑体顺应着里伯斯金强烈的个人美学及设计风格,有着统一而重复的空间感,从头至尾没有平行和垂直线,而是充斥者倾斜的墙面、天花板嵌入的斜行灯具线、展示橱柜的不规则开口。里伯斯金称该博物馆为“线状的狭窄空间”,理由是在这座建筑中潜伏着与思想、组织关系有关的二条脉络:其一是充满无数的破碎断片的直线脉络;其二是无限连续的曲折脉络。这二条脉络虽然都有所限定,却又通过相互间的沟通,而在建筑和形式上无限地伸展下去。使充满被驱逐、遭受屠杀的犹太人的悲痛与苦恼的犹太博物馆,超越了设计的特异性和观念的前卫性,将一个民族的悲惨命运用历史封印。

Alvaro Siza

注重在现代设计与历史环境之间建立深刻的联系,并因其个性化的品质和对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敏锐捕捉,而受到普遍关注和承认。

乡土情结

阿尔瓦罗·西扎是伴随着他的祖国从封闭走向开放而成长起来的建筑师。他的主要思想与理念,成型于20世纪50年代——葡萄牙建筑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葡萄牙在政治、经济、科技等各方面与世界的差距,对其建筑发展产生了强烈刺激力;而与此同时,那些根植于本土传统的文化诉求,在与全球化抑或是现代化浪潮的相互激荡中,更表达出前所未有的强烈。

正是在上述时代背景之下,西扎早期建筑作品表现出对源于“地方”与“乡土”的形式敏锐,通过致力于用现代的手法演绎葡萄牙传统,西扎发展了他独特的空间技巧和建筑语言,为他随后的建筑创作积淀了原型性的力量。

以波诺瓦茶室(Boa Nova Tea House, Portugal,1958-1961)为例,整个建筑的体量与屋项形式,使其如同是从满布岩石的海岬地段中生长出来;平面布局,反映了建筑与地质结构相适应的处理方法;空间中多样的门窗开口设计,以不同的方式增强着室内与周边景观之间的联系;出挑很深的屋檐,把红木天花延伸至室外,形成一个减弱当地强烈阳光的防护;加上覆盖暖红板瓦的单坡屋顶,木窗木板的装修,白色粉墙等源自于地中海岸传统的建筑构造的运用……以上种种都无不体现了西扎对于葡萄牙乡土建筑传统的探求。
【编辑】
极简主义

受到卢斯(Adolf Loos)等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们的影响,西扎的建筑也表现出摒弃装饰的倾向。他曾说:“最使不安的是建筑中的浪费现象,无论是用材还是用光。”所以,他力图用简洁的形式表现建筑内在的丰富性,这实质上是基于重视细部、重视建筑与人的亲和性基础之上的对建筑“简约”的追求。

这种“简洁的丰富”,在西扎的圣玛利亚教堂设计(Santa Maria Church and Parish Center, Marco de Canavezes, Portugal, 1990-1996)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堂的入口凹陷于两个高耸的简洁建筑体量之间,超高尺度的门扇便使得身临其下的人们顿时感受到了教堂的庄严肃穆;教堂的精神性集中体现于室内的用光,一侧的墙体呈弧形突出,倾斜地伸向圣徒们的头顶上方,而紧靠着天棚的三个大窗,则将圣洁而神秘的光线也由此从头顶播撒下来——这使人容易联想到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的名作朗香(Ronchamp)教堂,它同样也采用了厚重墙体的塑性来操作光线——这面厚重的墙体使光线显得遥远而圣洁。这是传统的教堂模式,但其造型却是现代手法。
【编辑】
尊重环境

西扎十分尊重建筑所处环境的本身特性,即所谓“场所精神”。他认为,新的建筑应该归属或融入该地区的传统。他曾写道:“新因素的加入通常会与现有状况产生尖锐对立和剧烈碰撞……我们努力使‘新’与‘旧’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它们和谐地共处。”

在设计加里西安当代艺术中心(Galician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Santiago de Compostela, Spain, 1988-1996)时,西扎就面临了基地中的种种矛盾:地段东北向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修道院,西南向散落着城市住宅,西侧是一个地形起伏错落的公园,东侧紧邻着波那瓦(Bonaval)公墓。西扎将建筑东侧外墙略微退后,与波那瓦公墓之间让出一定的空间;西侧则与城市街道紧邻。在两个长方形为主的体量的错动下,形成了若干了个楔形空间,这与公园的曲折地形取得了呼应。内部流线也取曲折之态,最后汇聚于屋顶平台。这里可以展览雕塑作品,同时也可以眺望修道院和全城的景象。建筑外墙采用淡黄色花岗石,新材料的运用标志着新建筑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又唤起了人们对当地比比皆是的城市建筑的联想。
【编辑】
建筑师不是专家

西扎认为,建筑师不是专家,或者说是没有专业的专家。他十分重视团队合作与学科间的交融,他说: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建筑设计追求时代性和自由的形式,那么没有矛盾与灵感,有质疑与理解、没有对话与共识的设计,将是无法想象的。对西扎来说,建筑意味着思考并发掘自己潜在另一面,意味着从矛盾的对立面中学习从而超越矛盾,从这点来讲,他认为日益严重而不合理的劳动分工,导致了建筑师与客户、建筑师与工人间缺乏沟通,这是阻碍建筑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从另一方面来讲,西扎也反对忽视场地性格与建造过程的做法,反对忽视场建筑所应根本尊重并延续的社会文化要义的理念。他认为,建筑师的工作不是进行发明创造,而是通过建筑对社会文化进行诠释、延续和发展。他把建筑比作语言:“必须明确,我们不能发明语言,就像我们不能发明生活方式一样。语言是逐渐演变、不断发展的,要适应现实生活、表达现实生活。”

如果脱离城市环境来看西扎的建筑,将难以理解那些平面的奇特与多变,但是当把平面重叠在基地上时,你就会发现,这些建筑仿佛早就存在于那个地方了,并与周围每件东西都发生着关联。西扎将他的主题与技巧应用在100多个建筑作品上,把传统方式与现代特征巧妙结合在建筑里,简单性和复杂性、时代性和历史性,不断交织渗透在视觉和功能的领域中。

当人类在两个时代之间彷徨无定之时,毫无疑问,西扎的建筑表明了自现代主义以来建筑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必将鼓舞和深深影响到21世纪的建筑文化.

异规 Cecil Balmond

(英)塞西尔·巴尔蒙德 Cecil Balmond
本书从一个结构工程师的视角来解析建筑的形成方式。这里“异规”是指规整的建筑构成相反的建筑表达。作者列举了一系列与建筑结构相关的数学和物理定义以及由此引发的形成种种随意、自由、非传统的建筑形成及空间的方式组合。本书适合建筑师、结构师及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审视和构思建筑的起点和角度。它颠覆了先建筑再结构的习惯思维和操作次序,而把结构构件和体系的“异规”作为设计方法的入手点。从这里出发,我们会发现一个令自己欣喜和惊讶的世界。
  本书以夹叙夹议的结构展开,即理论的宣示和分析与一组组工程案例相间呈现并相辅相成、互相支持。书中列举的8个案例都是在当代建筑界极具影响的项目,并且在建筑结构上都颇有挑战性。作者在与瑞姆·库哈斯、丹尼尔·李伯斯金、阿尔瓦罗·西扎等建筑大师的合作中,以其创造力使建筑结构及构件精彩地实现并诠释了建筑师的思想。或者说结构本身也是建筑,也述说着建筑思想,而不光是支撑建筑的幕后英雄。
  本书的编排也极具特色:文字、草图、图纸、照片交替出现。正如塞西尔本人所说,阅读也有自己的空间和结构形式,他想让此书犹如布鲁斯一样,吟唱与器乐交相辉映、相互对话。
  目录
  14 序
  17 波尔多别墅
  57 鹿特丹当代美术馆
  109 异规
  125 凯姆尼兹方案
  173 再访里尔
  189 螺旋
  217 宣言
  229 眺望波尔多的窗户
  241 分形面砖
  265 分形
  273 会展中心
  309 顶盖
  345 阿纳姆中央车站
  369 模块
  393 附录  

亲爱的 迎~

早点见面 见完还见

Friday, May 27, 2011

不贪

放弃既是得到

Thursday, May 26, 2011

贪婪 -摘自豆瓣

所以起初,他和她谁都没把对方当回事,一夜欢愉过后,各走各的路。但又总觉得好像心里失落了什么,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电话邀约、偷偷造访。
   由性开始的一段关系,想要试图寻找爱的感觉。可以一起将家装饰一新,可以在公园玩儿两手两脚的游戏,可以一起出行、在床边打闹,这确实都是恋人间会做的事情,但思考之后却会发现,不过都是表面文章。
   诚然,我们都会感到寂寞,所以想要一个能够相伴左右任我依靠的肩膀,但那个人,不是只在制造甜蜜时才出现。那些伤感、不安、烦闷、纠结的时刻,同样应该互相给予安慰。这便是他和她不能做到的。
身体上的需索太过了所有,在旅馆,在厨房,在公园的厕所里,甚至在长途汽车的座位中,他们变换各种方式来占有对方以获得所谓的爱情,求得自身的存在感。每一个人都太贪婪,不想付出只想要得到。这就像是一个无底的黑洞,用什么都填不满。
   在亘古神话中,性是爱的起源,然后爱再去将性超越。这似乎可以成为衡量高等动物与低等动物的一项指标,人晓得如何去经营一份感情,而动物只会交配。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退化,退回到只追求片刻的欢愉,而放弃掉伴随而来的接纳与责任。
   看看他和她,连矛盾的解决都依靠性来完成,你真的认为他们能走到最后?
   你爱我吗?
   爱。
   但若,这爱简化成了活塞运动,它还配得上这个字眼吗?
   于是,她走了,源于小小的一件事——他责怪她将内裤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他们依旧在逃避问题,不愿交心。所以即使追回,也只能是身体。
   很多电影喜欢体现半部人生——定格在最美的一幕,然后回避掉之后的分分合合。《甜性涩爱》却告诉了我们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性,不是爱的全部,别只在意去记身体上的感觉,你知道,那感觉总会有疲倦的一天。甜性涩爱,这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你要欢愉,也要伤痛,相辅相成,才算完美。
  




由性结合的两个人,要去寻找爱的真实感觉。可是生活却并不其所愿,只好用性爱来遮掩。确实如此,可是当性爱也无法遮掩彼此时,结局只有一个,分开。
  
由性而爱,到底能维持多久?如果有人告诉你,喜欢你,仅仅是因为喜欢同你做爱的感觉,你会有何感想?
男人和女人,简单的性和复杂的爱,有时候确实应该分开对待


当恋爱中,需要为对方付出时,双方都会显得很谨慎。她到底值得吗?我为她放弃的东西到底有多少,开始用价值来衡量爱情。幻想着爱情的同时又渴望着性,性满足后发现爱情已经不存在了。没有人能说清楚到底什么是爱情!梁山伯和祝英台、罗密欧和朱丽叶?那都是以死来证明的爱情,又有多少人能这样证明呢?
   以性开始的情感是爱情吗?有人说,这部电影里根本就没有爱情,因为双方只是为了性而在一起。从刚开始尝试了刺情的性后,到后来用各种方法尝试着激起对方的性欲,到最后女方开始自慰。当双方的性爱变的淡而无味的时候,生活也自然变的无趣。没有相互的理解、分享、扶持,没有付出,没有牺牲,就不会有爱情。现在,我们不需要付出生命才能证明爱情,但只要我们有付出。



最近失恋了。莫名地对方就没感觉了,还对我说耽误了我一年。似乎否定了和我在一起的日子。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呢?
  我也试图去理解,可是对方就是没感觉了这一句话而已。于是我开始钻牛角尖,似乎从一切事件、环境中寻找答案。我从朋友的恋情中,从别人的谈话中,从电影里、歌曲里去寻找问题所在。然后就看到了这部片子。
  片子是老早就听说了。但是因为一直很幸福(之前是独自一人享受生活幸福着,后来是和EX恋爱幸福着),拒绝这样的片子。就像我拒绝恐怖片一样。太容易受影响所以告诫自己要远离。而现在则开始也想在这部片子里寻找为什么就没了感觉的答案。
  为什么呢?
  两人分手不是性格不合、生活方式不同、条件差异这些能够解释的。究竟是什么使得本来甜蜜的关系变了呢?
  我想是贪婪。
  两个人都太贪婪了。
  之前看《苦月亮》,结尾时,咪咪的老公开枪打死了咪咪,同时对她说:“我们都太贪婪了。”当时不理解,现在看了这部片子,突然觉悟。
  这种贪婪不是说他们不愿意为对方付出只愿意汲取。而是说他们都太不易满足,总是想要得更多。More and more love.
  一开始是想要更多的性,后来是想要心灵的契合。继而要的越来越多。两个人的心都好像是黑洞一样,一直想要吸取各种物质和力量。或者像一个填不满的胃,永远需要食物。我曾经就有过这种感觉:吃了很多东西,但是依然想吃,其实胃里已经再盛不下一点物质,但是却依然想吃东西。身体里某个部位(或许就是肚子)在喊着“好饿啊好饿啊”。我以为是我吃得东西不对胃口于是便什么都吃,所有能拿到的能想到的都填进嘴里。但是始终是感觉饥饿。
  是什么一种贪婪呢?
  我不敢说我理解了。我只是揣测,贪婪是因为想要一种满足感和存在感——建立在自己伴侣身上的。渴求通过爱对方和获得对方的爱来占有对方、拥有对方,以完成自己的存在。
  在本片中大多是通过性来完成的。他们不断地用各种姿势来完成这一仪式。只是后来他们觉得这种方式是不够的。
  性在后来变成了一种手段,一种逃避问题缓和关系的药物。可是即使是药物也会有渐渐有耐药性。治标不治本的话,便会有最后分手的结果。性爱就好像安慰剂,一次之后短暂地使人得到了满足,但是却又有更长的时间躁狂。
  女主角选择了离开。这是选择了节制。贪婪是无法满足的。只能通过克制。所以她选择了收敛自己的心情和欲望,将一切归于平淡。
  这或许是最好的。而对于我,EX选择分手也是最理性最合理的。只是我虽能理解,却依然舍不得。




肤浅的欲望让人变得自私,真诚情感的震撼却能让人变得伟大。柏拉图也许是对的,人们只要抛开了肉体的欲望才能真的明白如何去爱,如何去恨。

Tuesday, May 17, 2011

未来

“未”来

施南生

徐克想象施南生眼中的自己
  记者:我这里有一段施南生对你的评价,你看看,觉得中肯吗?(施南生:“第一,徐克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给香港电影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第二,(上世纪)80~90年代,徐克作品内容上有足够的谈论性和艺术性,成为推动华语电影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力量。第三,徐克有很强的Regeneration(意为“新瓶装旧酒”)能力,懂得怎样给电影和幕前幕后的工作者注入新生命,比如他让程小东做导演,让林青霞反串东方不败。第四,他给华语电影带来了丰富的片种。当初我们做《英雄本色》时,正是丑男戏剧当道的时候,大家都说没人要看那些俊男。我们拍《倩女幽魂》时,人人都说我们疯了。徐克从来不畏惧不懂的东西,他喜欢科技,电影也懂,武术也懂,历史也懂,文学也懂,电脑也懂……有兴趣的都要拿来尝试。还有,他特别擅长利用资源。”)
  徐克:我觉得她太夸奖我。
  记者:但实际上你觉得你在她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导演?
  徐克:她老说我麻烦。(怎么麻烦?)相处久的话,会看到麻烦的地方。怎么说呢,有些事情我们会很快知道彼此的想法,不用太多对白交流。这是我们之间最特别的地方,很有默契。(既然这么默契何来麻烦?)但我很喜欢找一些很奇怪的东西来做,比如忽然想拍一部潜水的电影啊,到天山去拍戏啊,都是很麻烦的事。她一听就头大,老爷你又想出什么怪招折磨我!
  徐克眼里的施南生
  记者:那你的眼里,施南生是怎样的?
  徐克:我觉得她能做的事,其实超过现在她在电影工业里做的事,她可以做外交方面的事,她挺会做,而且在风度、礼貌,各方面都很好。思想也很先进、感性,又有正义感。我觉得她现在还是太谦虚了,她老是什么都自己亲力亲为,她肯找多点人帮手的话,成就会比现在大好多倍。所以我常常劝她,组织一个公司,找多点人回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她还是把电影放在很重要的一个位置上,就做这件事。
  记者:你觉得这是她的缺点吗?
  徐克:她不必一直跟在我身后,她可以做她想做的事,组织她的公司(她想做的公司是什么样的?)她想做的事情挺多的,现在全部局限到电影里了。
 徐克施南生今后不会拆伙
  记者:那你们现在不在一起了,今后工作上会不会拆伙?
  徐克:不会啊,有什么问题?我觉得除了我之外,她还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跟着我很浪费她的才华,她只在我身边的话很可惜。所以我当时就说如果她去做更多的事……(你什么时候跟她说的?)一直都提到。(那她为什么非要在你身边做呢?你想过吗?)这个……她很大精力都集中在我的事情里面,我希望她可以做更多属于她自己的事情。
  记者:在一次宣传活动上,你把手上的玫瑰递给施南生,你说最好的玫瑰应该给最好的女人,你觉得什么样的女人是最好的女人?
  徐克:最好的?我觉得我认识的女人里面她是最好的。如果有标准来衡量的话,智慧啊、气质啊、风度啊、才华啊,一切跟女人有关的数据,我觉得还是她分数最高。





施南生不是一个学校,是一个世界
  记者:所以说,“好女人是一个学校”这句话你是同意的?
  徐克:我觉得不是一个学校,是一个世界。好女人是一个世界,她打开了一个世界给我看。学校有一个难度,要考试啊上课啊听课啊,很恐怖。但世界是不同的,是更大更广的。而且施南生还会帮我去谈一些我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因为有时候我很怕谈到一些很实际的细节,比如说钱啊时间啊等等,所以一到这种问题,我就说“找她谈”。都让她去搞,我不理的。
  记者:听说拍《七剑》时被当地山民为难,但施南生像侠客一样,几句话就搞定。你觉得在工作中这些琐事都可以丢给她吗?
  徐克:对啊,我觉得这是当然的事情,她可以把一些很麻烦的事情简单化,这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如果有分歧,徐克难以说服
  记者:在合作中你们有分歧吗?
  徐克:当然有。
  记者:施南生说有分歧她都说服不了你。
  徐克:也不是说不服,可能在创作里我即使有很多东西看不见,也要打开门来看。她可能很早就看见,但我还是要做,因为我一定要看到。比如说我做监制,找一个导演拍一个戏,当时施南生就提出说有些冒险,她觉得这个导演的能力有问题。我说我就想知道这个导演的能力是不是那么难打开,我想看到。最后还是由我来决定执行,因为我想看到这个可能性。
  记者:所以如果你坚持,她就会配合?
  徐克:嗯,我要坚持的话,就会坚持。她也就算了。


记者:施南生在你的电影生涯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徐克:我觉得我电影的初期头三部戏,气质跟后面不一样,那就是施南生的影响。因为我认识她之后,改变了很多看法。不是她说什么道理给我听,而是在跟她的相处中我感觉到其实生命、生活有很多不同于我原来感觉的东西。
  记者:是指女性角度的那种东西吗?
  徐克:是人的角度。(施南生的不同在哪里?)第一,她是相当乐观的人,拿得起放得下。第二,视野很远大。这个拓展了我对女人的想象,所以你看我戏里面的女人都和其他电影里的女人不太同(对,你戏里的女人常常有很男性化的一面。)对,我不太同意一般人对女人的观点。我常常在很多戏里看到女人都是一些寻常的塑造和设计,但我觉得生活里面的女人不是这样的,她们有时大刀阔斧,有时非常智慧。施南生给我影响很大,她让我看女人的视野变得很不一样。还有,她的语言能力很高,什么语言都会讲,她带我去了很多地方,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然后,她很潇洒,一点压力都没有,可以搞定外面所有的事,很轻松地就搞定了。一般来讲,我们去不熟悉的地方会很辛苦、很艰难,但她可以很随意就去到。比如她去日本,听人家说说日本话,她再听听就会和人说了,在日本我们就很轻松。未必是很会讲日文,可她已经可以让我们很自由地活动。她的社交圈子也很广。有了施南生,等于我的空间更大了。以前我没有想过去戛纳啊、威尼斯啊、好莱坞啊这么远的地方,但和施南生在一起,慢慢我就发觉其实我不用再困在一个小范围里面,可以走得更自由。
  记者:形容一下她给你的电影气质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徐克:我的头三部电影是阴暗、愤怒一点的,后来的电影我开始尝试用另一个角度看身边的一些东西。可能因为我从小到大一直是比较动荡的,有某种思维方式……在学校里念书的时候朋友也是这样,我就变得很极端,很多阴暗面。认识施南生后我才发现,哎,原来也可以这么很乐天,这么放松、潇洒地去做些事情,慢慢地,我就可以从这些改变里创造出另一个世界来,那个就是现在你们看到的我的世界。



对于梁洛施、李泽楷感情未能开花结果,施南生坦言没有太大感想,更指人生乃自己的选择,如今发生的事情,对梁洛施来说可算是一次历练,对她将来绝对有帮助


施南生:花开花落两由之
  倪匡平生最憎人说他个子矮,但每每见了高挑的施南生,却会故意扮武大郎哄她开心:“论EQ与IQ,她无论哪一处都比我高,我败得心服口服,索性把身段放到最低。”(文/程灵素)
  威尼斯电影节上,她再度现身。
  正红缎面礼服,深V领,肩头及裙脚绣精细的蜂蝶觅花,依旧利落短发,依旧亲密地拖着徐克的手,她是特意来为前夫的新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助阵的,媒体特意多给镜头与她,末了还要在报道上鲜明题上“女中丈夫”。
  在香港,说起施南生,谁不知道她绝不仅仅是“徐克前妻”——电影界一言九鼎的大姐头,华语传媒界纵横了半生的大侠客,这些TITLE,这些荣光,比起一两个冷冰冰电影节的金像,不知多了几倍的犀利。
  素来眼高的李碧华也这样赞她:若硬要用一个词来简单定义施南生,恐怕只能用这三个字,“不一般”。
  昔日曾为燕赵客
  在香港,施南生除了是聪明男人们最爱的异性之外,还是聪明女人们最爱的同性。
  倪匡的妹妹亦舒,则用了无数段文字来描绘施南生这个她心目中最完美的女人,在《豆芽集》里,她这样写:南生并不一定穿精品,有时也白袜子与缤纷凉鞋。配得好,选的适合她,明显的是她在穿衣裳,没有可能是衣裳穿她,颜色不定,鞋子高矮也不定,变幻多端,但是相信我,如果她在那里,你一定见得到她。她是我所知唯一不穿胸罩但自由自在的香港女郎。
  从这些描绘中,你大抵可以看出一个轮廓明晰的剪影,干练,自信,聪慧,懂得把生活安排得风趣灵动,标准的香港都会女郎,完美的布尔乔亚精英女性。不过,为她赢得这些赞誉的,除了她公认型格的品位,还有“香港最资深女电影人”这重身份。
  在这个资讯过度发达的年代,只有那些熟悉香港影视史的老记者,才会津津乐道地谈起当年施南生初入江湖的老掌故:45年前,她还是一头长发,只穿一件套头毛衣,就够胆冲到香港电台去做客座主持。电台DJ本来对这个二十多岁的女仔心存轻视,但得知她在加纳和英国待过十年,懂五国外语,又是知名公关公司的高层,这才心存敬意。
  当时黄霑也是香港电台的主持,一次晚宴,施南生被安排坐在他旁边,黄霑笑眯眯地说:“小姑娘,你知不知道我身边的位子,都是留给我女朋友坐的,你要当我女朋友吗?”不料施南生淡定回敬:“你以为我斗得过林燕妮?”直直挑破当年黄与林的暧昧情愫,慌得黄霑立刻偃旗息鼓,大叫后生可畏。
  不多久,这个女子又被高薪请进无线,旋即又在港台、佳视、丽的相继任职,职位一日比一日高,手腕也一日比一日精明。《明报周刊》的新记者写文章,想当然地将她称为“施南生先生”,编辑此后特地向她致歉——于是有专栏作家便写出这样的文章:位高权重到,女人也可变男人。
  在彼时的香港传媒圈中,她是最闪亮的一颗明星:对节目制作把握精准,既擅长财政,又识选题材,发行推广一把抓,正是传媒大亨们最需要的得力干将。古龙小说的改编权,是她亲自赴台谈判而来;香港电影在北美的发行渠道,也是她一力开创;故此商台创办人何佐芝早早地定义:“一言以蔽之,全才。”报纸上提到她时,总不忘加上“传媒界翘楚”五字。
  而她亦是圈中难得的交际天才,与张敏打桥牌,和俞琤拼威士忌,又与许鞍华及黄百鸣是好友,故此,当1981年“新艺城”电影公司成立,邀她执掌行政时,这个新生的电影公司几乎从未为电影摄制以外的任何事务担心。仅仅两年,“新艺城”便打败了雄霸电影界数十年的邵氏,施南生的贡献,众人皆知。
  一城风絮谁记取
  张艾嘉在谈到徐、施这段感情时,曾经如此形容:“他是她的劫难,平日再怎么英明神武,他只一笑,她便立刻乖乖做回他身边的女人。”
  也正是在那个年代,她碰到了徐克。
  那时他尚未而立,长发披肩,黑衣皮裤,纯正的新浪潮味,是香港最潮的年轻导演。董建华的表妹张培薇极为欣赏他的才华,便心心念念地要将他介绍给好友施南生,于是在尖沙咀的一间日本料理店,才华横溢的两人第一次相会。外人多以“一见钟情”来形容这次初见。而施南生自己并不承认,在她看来,当年的徐克并不是自己那杯茶。一直到数年之后,两人在“新艺城”里正式搭档,这才由工作而至感情,开始了在电影圈里相携数十年的经历。
  1981年两人共游纽约,玩笑般地签下一纸婚书,回到香港,也应酬似地摆了酒。尔后30年,无人不知徐、施二人正是华语电影界的神雕侠侣——1984年,两口子成立电影工作室,徐克负责做导演拍戏,施南生负责融资、发行、宣传等,之后两人一起监制、出品了包括《英雄本色》、《倩女幽魂》、《喋血双雄》、《黄飞鸿》等多部经典电影;而施南生谈及徐克时,也如此直言:“我跟他有三重关系:合作伙伴、好朋友、爱人。”
  这样的说法,粗听起来蜜里调油,仔细品味却掩不住那一丝愁闷。素来敌不过美色诱惑的徐克,始终是她心底的一块暗伤,因此,才有了这可进可退的自我定位。张艾嘉在谈到好友这一段感情时,曾经如此形容:“他是她的劫难,平日再怎么英明神武,他只一笑,她便立刻乖乖做回他身边的女人。”
  不是没有过嫉妒,1987年的《倩女幽魂》,他选中了王祖贤,但她却少见地以“她的气质不适合”当即拒绝,要不是徐克后来坚持,香港影史上怕就从此少了一个妖媚的女鬼;也不是没有过抗议,1993年,他与叶倩文传绯闻,她气得一人飞往他国,十多天杳无音讯。1996年,他愿意给她一个正式的承诺,两人重归美国,在比佛利山庄正式登记注册。只是,连徐与施本人也没有料到,这场婚姻,也不过只得十年的寿命。
  2007年前后,大抵是耗尽了耐心与爱情,她波澜不惊地与他分手。搬离大屋后,他对媒体一直保持缄默,很久后才在专访中如此说:“好女人是一个世界,她打开了一个世界给我。”而施南生则在发布会上这么回答记者:“我与徐克是手足……”淡淡七字,勾划掉30年情意。
  心痛么?不言而喻。纠缠了数十年,又怎可能在一时间快刀斩乱麻似的解开所有连接?她还是他电影公司的总裁,他也总是请她做自己电影的监制,还是会携手,只是不再十指紧扣;还是会亲吻,只是感觉温度的,不再是嘴唇。
  我自独行风月里
  八卦周刊在一年后便登出她约会男人的照片——已近花甲的她闲闲地与异性喝茶,依然削瘦漂亮。周刊记者特意配上了徐克的近日绯闻,“各自精彩”。
  这些年,她一直安静地待在徐克背后做贤内助,但行内人都知道,她仍然是那个挥斥方遒的女将军。在香港传媒圈里打拼数十年,她与各路人马熟稔的程度,已臻化境,不仅黑白两道通杀,而且点石成金——她与保利博纳合作的“A3国际”亚洲电影基金,掌握着高达1亿美元的电影投资;她本人是香港电影界公认的海外发行最资深人士。从《窃听风云》、《天下无贼》到《通天帝国》,哪一部热卖的电影背后,没有施南生的影子?繁忙的工作,已经把婚恋的伤害减到最低。
  在她生命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的,还有友谊:她是林青霞的知交,也是张艾嘉最为信赖的友人,王祖贤远避加拿大时,她是王少数还会主动打电话联络的好友,而梅艳芳和张国荣的身后事,也都尽皆交予她一手操办——个中的信任,不必多言。
  这些年,她活得越发简单,日常出街,一身针织衫配黑色或米色长风衣,几乎已成了制服打扮。但那种深入骨髓的随性与优雅,已经成了她永恒的标签。今年初,法国新锐时尚杂志《BE》,还意外在巴黎街头拍到她匆匆而过的身影。那张街拍照片甚至还当选了当月最佳。消息传到香港,众人皆以为趣事,她也大乐,还特意把那页杂志做成剪报。
  她说她相信她的生活依然可以继续精彩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多。而旁人亦如此肯定,因为亦舒早在十数年前,就在《流金岁月》中以她为原型,创造了女主角蒋南孙。那个故事里,蒋南孙的生活澄明得如维多利亚港畔的月光,因为她永恒知道自己在何处。而施南生无疑也是如此——那么多年了,是进是退,是左是右,她从未有过一丝犹疑。